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绩(遺績)
(1).谓遗留功绩于后世。 南朝 宋 鲍照 《伤逝赋》:“志存业而遗绩,身先物而长辞。”
(2).指前人遗留的功绩。 明 何景明 《东昌公哀词》之二:“铭石看遗绩,凄凉太史篇。”
《漢語大詞典》:前恶(前惡)
(1).前人的罪过。国语·晋语五:“国之良也,灭其前恶,是故 舜 之刑也殛 鮌 ,其举也兴 禹 。”
(2).以前的过失。左传·定公五年:“善,使其復所,吾以志前恶。” 唐 崔颢 《赠怀一上人》诗:“作礼懺前恶,洁诚期后因。”
(3).旧有的嫌隙。史记·匈奴列传:“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
《漢語大詞典》:遗仪(遺儀)
(1).前代的仪仗规制。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饰遗仪於组旒,沦徂音乎珩珮。”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 甘泉 遗仪, 南宫 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2).前人留下来的法度、准则。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六:“徒示其罚,不旌其功,何以知区宇之削平,何以知宗庙之兴復,似非陛下之本意,但自欲改先祖之遗仪耳。”
《漢語大詞典》:遗诫(遺誡)
亦作“ 遗戒 ”。
(1).犹遗嘱。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昔大司马 吴汉 老病将卒, 世祖 问以遗戒。”后汉书·祭遵传:“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 洛阳 。”北史·韩子熙传:“卒,遗戒不求赠諡,其子不能遵奉,遂至干謁。”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公之将终也,遗诫诸子。”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且死,遗戒丧车速发。”参见“ 遗嘱 ”。
(2).指前人遗下的训诫。 汉 张衡 《归田赋》:“感 老氏 之遗诫,将迴驾乎蓬庐。”后汉书·明帝纪:“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初封诸侯,训以恭慎之至言,辅以天下之端士,常称 马援 之遗诫。”宋史·李继和传:“ 继隆 罢兵柄,手録 李勣 遗戒授 继和 ,曰:‘吾门不坠者在尔矣。’”
《國語辭典》:遗嘱(遺囑)  拼音:yí zhǔ
1.遗言。人在生前或临终嘱咐处理后事的言辞。如:「国父遗嘱」。也称为「遗言」。
2.预先处置身后事务或财产的文书,单独表示意思的行为,至死后方发生效力者,称为「遗嘱」。
《國語辭典》:遐迹(遐跡)  拼音:xiá jī
前人的事迹。汉。扬雄〈河东赋〉:「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
《漢語大詞典》:遗学(遺學)
指前人留下的学说。汉书·刘歆传:“传问民间,则有 鲁国 桓公 、 赵国 贯公 、 胶东 庸生 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 元 刘固 《书事》诗:“ 朱 张 遗学有经纶,不是清谈误世人。” 清 刘大櫆 《〈东皋先生时文〉序》:“迄於今,承袭舛讹,先民之遗学,扫地尽矣。”
《漢語大詞典》:遗操(遺操)
(1).指前人留下来的琴曲。文选·嵇康〈琴赋〉:“理 重华 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 李善 注:“ 重华 ,谓 舜 也。《琴道》曰: 舜 操者,昔 虞舜 圣德玄远,遂升天子。喟然念亲,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操。” 元 萨都剌 《焦桐》诗:“天海空遗操,冰霜见裂纹。”
(2).指留下的德操。晋书·羊祜传:“身没让存,遗操益厉。”
《漢語大詞典》:遗勋(遺勳)
亦作“ 遗勛 ”。 指前人留下的功勋。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存有显名,终有遗勋。”隶释·汉幽州刺史朱龟碑:“烈烈遗勛,景炎弥光。”隶释·三国魏公卿上尊号奏:“兴遗勋,断絶世。”
《漢語大詞典》:遗谶(遺讖)
(1).前人留下的预言吉凶得失的谶言。文选·班固〈幽通赋〉:“ 黄神 邈而靡质兮,仪遗讖以臆对。” 李善 注:“ 应劭 曰: 黄 , 黄帝 也,作占梦书;邈,远也。言 黄神 邈远无所质问,依其遗讖文,以胸臆为对也。” 清 丘逢甲 《漫遣三迭前韵》之一:“ 六朝 遗讖詮《桃叶》, 三峡 哀謡和《竹枝》。”
(2).谓在他人家中留下谶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时酷吏多令盗夜埋蛊遗讖於人家,经月,告密籍之。”按,旧时造反,往往假借谶纬以号召群众。故 曹魏 以来历代王朝,都明令严禁,如有发现,按法处罪。
《漢語大詞典》:嗣奉
谓继前人而敬受。三国志·蜀志·张飞传:“朕承天序,嗣奉洪业。”晋书·慕容超载记:“朕嗣奉成业,不能委贤任善,而专固自由。”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臣父 德明 ,嗣奉世基。”
分類:前人
《漢語大詞典》:杂拟(雜擬)
古诗诗体之一种。指各种模拟前人作品所写的诗。文选·诗·杂拟上 唐 刘良 注:“杂,谓非一类。拟,比也;比古志以明今情。”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序:“予有社内之因,故言别之日,爱缘瞥起,时也秋尽,咏 江淹 《杂拟》以送之。” 宋 苏轼 《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江文通 ﹞虽长於杂拟,於古人苍壮之作亦能肖吻,究非其本色耳。”
《漢語大詞典》:嗣美
谓继承前人美德。 明 周子义 《〈何大复先生集〉序》:“余钦 伯子 之嗣媺,又多二君谊,为识诸末简。”
《漢語大詞典》:遗术(遺術)
前人留传下来的技艺、方法等。宋书·何承天传:“昼战见貌足相识,夜战闻声足相救,斯教战之一隅,先哲之遗术。”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且夫垂竿而为事者, 太公 之遗术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考 西域 吞刀吞口之幻人,自 前汉 已有此,盖其相传遗术,非佛氏本法也。”
《漢語大詞典》:绪成(緒成)
完成前人未竟之业。新唐书·柳芳传:“ 肃宗 詔 芳 与 韦述 缀辑 吴兢 所次国史,会 述 死, 芳 绪成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两朝大典,虽为重事,以卿等才学述作之,固已比迹 班 马 矣。朕之浅陋,何所加损乎?其如拟準进艸绪成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花石之祸:“此石至今卧其园榛莽中,乃子 中翰 君,欲绪成前志,终以惧祸未决也。”
《漢語大詞典》:遗唱(遺唱)
前人遗留下的歌诗。 唐 柳宗元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 宋 陆游 《读王摩诘诗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之九:“兴怀 晋 诸贤,谁能续遗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