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利火
(1).喻强烈的利欲。 明 刘基 《山有乔木一首赠王子章》诗:“利火中焚,谗兵外挑。”
(2).犹厉害,威风。 王汶石 《风雪之夜·米燕霞》:“你俩没见 燕霞 那派头,活象个坐在元帅帐里的杨家将,利火得很!”
《漢語大詞典》:利爱(利愛)
犹利欲。墨子·大取:“仁而无利爱,利爱生於虑。” 孙诒让 间诂:“谓以仁待人而无私爱利之心,凡爱利皆生於自私之心,不足为仁也。”
分類:利欲
《國語辭典》:得志  拼音:dé zhì
达到自己的志愿。《易经。贲卦。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惟达者为能通之。」
《漢語大詞典》: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沈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漢語大詞典》:利心
(1).利欲之心。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七:“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须寻自家稳便处,皆利心也。”《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那和尚们,名虽出家,利心比俗人更狠。”
(2).和顺之心。《楚辞·大招》:“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王逸 注:“心意和利。” 蒋骥 注:“易,直;利,和也……言本和直之心,而形於举动也。”
《漢語大詞典》:利端
利欲的端绪。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
分類:利欲端绪
《国语辞典》:报官囚(报官囚)  拼音:bào guān qiú
比喻被名利欲望所羁绊而无法得到自由的人。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二折:「枉了俺这大罗仙来度脱你个报官囚,空笑杀城南老柳。」也作「抱官囚」。
《國語辭典》:违利赴名(違利赴名)  拼音:wéi lì fù míng
追求名誉,抛弃利欲。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漢語大詞典》:鹤背扬州(鶴背揚州)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鹤背扬州”比喻利欲之心。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套曲:“无愿何求,笑时人鹤背 扬州 。”
分類: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