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沈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漢語大詞典》:徇物
追求身外之物。吕氏春秋·贵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 高诱 注:“徇,犹随也。” 陈奇猷 校释:“徇者,以身从物之谓。”
曲从世俗。 宋 曾巩 《〈说苑目录〉序》:“ 向 之学博矣,其著书及建言,尤欲有为於世,至其枉己而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为者少也?”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吾观 江寧 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屑诡随以徇物。”
《國語辭典》:烟云过眼(煙雲過眼)  拼音:yān yún guò yǎn
比喻事物转眼即逝,不留痕迹。如:「这些事都已烟云过眼了。」也作「过眼云烟」。
《国语辞典》:过耳秋风(过耳秋风)  拼音:guò ěr qiū fēng
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与己无关的身外之物。如:「名与利皆是过耳秋风,何必苦苦追求?」
《国语辞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拼音:shēng bù dài lái,sǐ bù dài qù
(谚语)指钱财乃身外之物,既非与生俱来,死后也无法带走。劝人在世不要太汲营于追求利益。如:「反正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又何必跟他锱铢必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