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利害  拼音:lì hài
1.利益和损害。《周礼。夏官。山师》:「山师掌山林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
2.关系。《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汝兄巨卿不来,有甚利害?何苦自哭如死?」
《國語辭典》:利害  拼音:lì hai
1.严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往常也曾不快,将息便可,不似这一场清减得十分利害。」也作「厉害」。
2.猛烈、高强。《文明小史》第四○回:「果然利害!筱山兄这样深的学问都顽不过一个女孩子,我想中国女子的脑筋,只怕比男子还灵!」也作「厉害」。
分類:厉害
《国语辞典》:盛衰利害  拼音:shèng shuāi lì hài
兴盛、衰亡、获利、受损,比喻世事的各种变化。《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国语辞典》:利害得失  拼音:lì hài dé shī
获得利益或损失受害。如:「凡事应以整体为重,若太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整个社会就不容易进步。」
《国语辞典》:利害关系(利害关系)  拼音:lì hài guān xì
利益和弊害之间的关系。如:「做决策时,涉及个人的利害关系,当事人应予回避。」
《国语辞典》: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  拼音:lì hài guān xì rén
刑案的被害人或是与案情有关的人。
《国语辞典》:银行利害关系人(银行利害关系人)  拼音:yín háng lì hài guān xì rén
银行负责人及办理授信职员的利害关系人。银行法对银行利害关系人界定为配偶、三亲等以内的血亲,或二亲等以内的姻亲。目的为维护银行放款的公平性,以防范银行放款集中于少数对象,或放款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
《國語辭典》:不知利害  拼音:bù zhī lì hài
不知好歹、轻重的意思。《老残游记》第六回:「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
《國語辭典》:不计利害(不計利害)  拼音:bù jì lì hài
不计较。《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方才我见你栾四五十钱在手里,望这布帘里一望了,便搋了;你实对我说,钱却不计利害。」
分類:不计较
《分类字锦》:利害各四
唐书刘晏传移书宰相元载以为大抵运之利与害各有四京师三辅苦税入之重淮湖粟至可减徭赋半为一利东都彫破百户无一存若漕路流通则聚落邑廛渐可还定为二利诸将有不廷戎虏有侵盗闻我贡输错入军食丰衍可以震耀夷夏为三利若舟车既通百货杂集航海梯峤可追贞观永徽之盛为四利起宜阳熊耳虎牢成皋五百里见户才千馀而使转车挽漕功且难就为一病河汴所在廞淤涉泗千里罔水行舟为二病东垣底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戍逻久绝夺攘奸宄夹河为薮为三病淮阴去蒲坂亘三千里屯壁相望中军皆鼎司元侯挽漕所至辄留以馈军非单车使者折简书所能制为四病
分类:漕运
《國語辭典》:扎实(紮實)  拼音:zhá shí
稳固结实。如:「地基打得扎实,建筑物才牢固安全。」
《國語辭典》:扎实(扎實)  拼音:zhā shi
坚固。如:「这栋房子盖得很扎实。」、「他的数学基础很扎实。」
《漢語大詞典》:胁唬(脅唬)
方言。犹言利害;剧烈,难以忍受。 胡果刚 《沃老大娘瞅“孩儿”》:“大人想了还不算呢,娃娃们想的就更‘胁唬’了!”
《國語辭典》:颜色(顏色)  拼音:yán sè
1.面容、脸色。《论语。泰伯》:「正颜色,斯近信矣。」唐。皇甫枚《却要》:「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姻党亦多怜之。」
2.姿色。《西游记》第二三回:「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断事问道:『你妻子生得如何?』井庆道:『也有几分颜色的。』」
3.色彩。《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红楼梦》第四二回:「不过随手写字的笔画画罢了。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
4.厉害的手段。如:「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國語辭典》:颜色(顏色)  拼音:yán shai
颜料。
《國語辭典》:王道  拼音:wáng dào
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思想。《书经。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
《國語辭典》:王道  拼音:wáng dao
北平方言:(1)指性子猛烈、剧烈。(2)指蛮横、霸道。
《漢語大詞典》:利病
(1).犹利弊,利害。《淮南子·要略》:“兆见得失之变,利病之反,所以使人不妄没於势利,不诱惑於事态。”新唐书·杨瑒传:“帝尝召宰相大臣议天下户版 延英殿 , 瑒 言利病尤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文学之士,不至遗弃,又通知民间利病,以其曾试於外也。”
(2).优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刘季绪 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3).利于治病。越绝书·外传计倪传:“苦药利病,苦言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