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泽泽(澤澤)
分解离散貌。泽,通“ 释 ”。《诗·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孔颖达 疏:“待其土气烝达,然后耕之。其耕则释释然土皆解散。”
《國語辭典》:腐生  拼音:fǔ shēng
1.异营生物依赖分解有机物或生物的遗体,吸收一部分分解物以维持生命的现象。如霉菌、细菌。
2.思想陈腐不合时宜的读书人。
《国语辞典》:卸下  拼音:xiè xià
分解、拆除。《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见他两手扳著看墙门,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
《漢語大詞典》:节解(節解)
(1).旧时断裂四肢、分解骨节的酷刑。晋书·石季龙载记下:“﹝ 季龙 ﹞又诛其四率已下三百人,宦者五十人,皆车裂节解,弃之 漳水 。”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颜杲卿 为 安禄山 所擒…… 禄山 怒甚,缚於 东都 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气絶,大駡不息。”
(2).草木枝叶残谢脱落。国语·周语中:“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 韦昭 注:“本,氐也。谓寒露之后十日,阳气尽,草木之枝节皆理解也。”文选·左思〈吴都赋〉:“草木节解,鸟兽腯肤。” 吕延济 注:“言草木凋落。” 宋 苏轼 《中山松醪赋》:“烂文章之纠缠,警节解而流膏。”
(3).谓乐曲节奏分明。文选·马融〈长笛赋〉:“牢剌拂戾, 诸 賁 之气;节解句断, 管 商 之制也。” 吕向 注:“ 管仲 、 商鞅 二人,皆有断决之材,笛声节曲相解,句度断决,则 管仲 、 商鞅 之制度也。”
(4).剖开竹节。喻顺利无阻。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为谢司马撰〈楚辞章句〉序:“他若定其二十五篇以后《汉志》,章剖句析,不必斤斤求合而自能以意逆志,可以一空前人之支离附合,与余夙所疑者不啻冰释而节解也。”
《國語辭典》:骨折  拼音:gǔ zhé
骨骼因外伤或本身的病变,发生断裂、破碎或有裂纹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解形
(1).脱身。《后汉书·王昌传》:“朕, 孝成皇帝 子 子舆 者也。昔遭 赵氏 之祸,因以 王莽 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河滨,削迹 赵 魏 。” 李贤 注:“解形犹脱身也。”
(2).分解形体。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於南海,左手飞於东山,右手飞於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
(3).道教语。犹尸解。 唐 陈子昂 《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张子房》:“ 子房 佐 汉 ,封 留侯 ,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 龙首原 。”
(4).犹解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欲以此金铸铜佛送 西山 潭柘寺 供养,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参见“ 解脱 ”。
《國語辭典》:解脱(解脫)  拼音:jiě tuō
1.开释、解除。《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宁成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极刑,自以不复收,于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2.佛教用语。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的境界。《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亦称「涅槃」。
《國語辭典》:胶结(膠結)  拼音:jiāo jié
1.如胶凝结。形容事物难以分解。晋。干宝晋纪总论〉:「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明。方孝孺〈深虑论五〉:「天下之民胶结而不可解,有不齐者,从而以法令之,则令之易服,而治之不难。」
2.黏性物质乾燥后硬化而黏结在一起。
《國語辭典》:体解(體解)  拼音:tǐ jiě
1.支解牲体。《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唐。孔颖达。正义:「王为公侯设宴礼,体解节折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净其巾羃,敬其祓除,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
2.古代分解肢体之酷刑。《楚辞。屈原。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3.体会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國語辭典》:水解  拼音:shuǐ jiě
物质遇水引起分解的化学反应。如三氯化磷遇水,则分解为亚磷酸及盐酸的混合物。
《國語辭典》:尸解  拼音:shī jiě
修炼得道者遗其形骸而成仙。《北史。卷二七。李先传》:「年九十馀,颜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带,家人异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称其得尸解仙道。」《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明日老父尸解,妾往省觐,不复还矣。」
《国语辞典》:齿龋(齿龋)  拼音:chǐ qǔ
病名。因口腔感染某些产酸性细菌,使牙齿周围残留食物中的糖类分解成乳酸,酸蚀牙齿,因而引起牙齿脱钙,产生窝洞的一种牙病。参见「龋齿」条。
《漢語大詞典》:前体
船的最宽大部分或船中部横剖面以前的部分
各种无脊椎动物(如许多软体动物)的身体前方部分,当它不能被分解成原始体节时
反应或过程的预前阶段中所存在的或所形成的一种物质,后来会转变为另一物质或体系
在代谢途径中位于另一化合物之前的一种化合物
《國語辭典》:光谱(光譜)  拼音:guāng pǔ
光通过棱镜或光栅等装置,引起色散现象,而成单色光排列的光带,称为「光谱」。如太阳光线分散所成的色带,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自然界中各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光谱,可由物质的光谱中,测知其分子结构与组成。
《漢語大詞典》:胶车(膠車)
用胶黏合的车。胶车遇雨则解,故亦以喻分解。 汉 焦赣 《易林·遯之益》:“胶车驾东,与雨相逢,五楘解堕,顿輈独宿,忧为身祸。”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诺,胶车倐逢雨,请与诸生解。”
《國語辭典》:纠葛(糾葛)  拼音:jiū gé
1.纠缠牵连,难以分解。如:「他把所有的问题全纠葛在一起,搞得我晕头转向!」清。徐珂《清稗类钞。狱讼类。周某唆赵某诉讼》:「乡人赵某者以小康闻,有田与周接壤,经界不清,恒起纠葛。」也作「轇轕」。
2.纠纷,指牵扯不清的关系。如:「他们两家之间的纠葛,已经好几代了。」《清史稿。卷三五七。列传。裘行简》:「各州县钱谷出入,益滋纠葛。」也作「轇轕」。
《漢語大詞典》:刳磔
古代酷刑。剖腹并分解肢体。宋史·庞籍传:“ 籍 晓律令,长於吏事。持法深峭,军中有犯,或断斩刳磔,或累笞至死,以故士卒畏服。治民颇有惠爱,及为相,声望减於治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