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房
(1). 唐 皇族及大官的世系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号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自 玄宗 以后,诸王不出閤,不分房,子孙闕而不见。”
(2). 清 代科举考试,南闱和北闱的同考官都分为十八房,分住东西经房,负有分房阅卷之责,故称。 清 黄宗羲 《广师说》:“流俗有句读之师,有举业之师,有主考之师,有分房之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我日来得了个闈差,怕是分房。”
(3).分配房屋。如: 老李 负责我们单位的分房工作。
《國語辭典》:分房减口(分房減口)  拼音:fēn fáng jiǎn kǒu
由大家庭分成小家庭。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则为六料不收,奉上司文书,分房减口。」
《國語辭典》:本房  拼音:běn fáng
1.自己住宿的房间。《老残游记》第五回:「走回店去就到本房坐了一刻,看了两页书。」
2.房,指僧、道等的宗支。本房指本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随出票唤『西山观黄妙修的本房道众来领尸棺!』」
《國語辭典》:房考  拼音:fáng kǎo
科举时代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六部成语注解。礼部》:「房考:即同考官也。例派十八员,各居一房,分卷评阅,故有此称。」也称为「房官」。
《國語辭典》:房师(房師)  拼音:fáng shī
科举时代,举子称其荐卷房官为「房师」。《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老弟太谦了,此次房师是那位?」
《漢語大詞典》:拨房(撥房)
科举时代乡试,试卷分房审阅,由房官推荐给主考决定取舍。因每房中额各有定数,而每房试卷好坏不一,往往形成各房中卷多寡不均。将中卷超额房内的试卷,拨入中卷少的房内,通过该房推荐录取,谓拨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科场为国家取人材,非为试官取门生也。后以诸房额数有定,而分卷之美恶则无定,於是有拨房之例。”参阅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
《漢語大詞典》:十八房
(1). 明 会试、 清 会试及乡试,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故称“十八房”。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今制会试用考试官二员总裁,同考试官十八员,分閲五经,谓之十八房。”文献通考·选举:“ 顺天 乡试,仍照旧例,其外省乡试……大省十八房。”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十八房:“本朝会试及京闈乡试,所用同考官凡十八员,谓之十八房。按,分经本始于 宋理宗 绍定 二年,但不载房数。今之十八房,盖沿前 明 制也……各五房,四房,春秋礼记各二房,共十八房,相沿已久。”参阅清史稿·选举志三
(2).借指闱墨、试录,因其由十八房编刻而成,故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十八房:“十八房之刻,自 万歷 壬辰,《钩元録》始……而坊刻有四种,曰程墨,则三塲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则十八房进士之作。”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十八房一行,羣蚁趋附羶。诸书束高阁,所习唯《兔园》。”参见“ 试録 ”、“ 闈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