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专业户(專業户)
指我国农村中按专业分工、以专门生产技能从事某种专业性生产的农户。《人民日报》1983.7.22:“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使广大群众打开了视野,发展很快。他们从事购销、养殖、服务、长途贩运、采矿、加工等专业性生产,既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的优势,又发挥了社员个人专长。”《中国青年报》1984.5.15:“ 凤阳县 二万五千多个专业户过去大部分是粮食专业户,现在养鱼、养牛、养蜂、运销等专业户逐步增加。” 陈世旭 《惊涛》:“大队和公社曾经打算在这里开一次专业户致富现场会,动员了几次,都被 老九元 一口拒绝了。”
《漢語大詞典》:职能管辖
在我国,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上的分工。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人民检察院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负责审判。
《漢語大詞典》: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
中国最大的引水工程。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和引黄入晋两部分工程组成。前者建于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水库库容8.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02万千瓦,以供水为主,兼具发电、防洪、防凌功能。后者包括总干渠、北干渠和南干渠(连接汾河),总长315千米,分别引水至大同、朔州和太原。1993年开工建设。
《國語辭典》:一人班  拼音:yī rén bān
佣仆一人兼作各事,没有同伴帮助。
《国语辞典》:国际分工体制(国际分工体制)  拼音:guó jì fēn gōng tǐ zhì
企业跨国的产销分工方式,在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之企业职能。例如企业转到外国设厂生产,然后将产品回销到国内或海外第三国市场。
《国语辞典》:群组(群组)  拼音:qún zǔ
1.指由多个或部分工作性质相同的人或机器组成的群体。在同一个群体中时,可以彼此的分享对方的资源。
2.电脑作业环境中,将一群使用者集结成一个可互相分享资源的群体。
《漢語大詞典》:分级救治(分級救治)
又称阶梯治疗。战时各级救治机构对伤病员进行分工救治的总称。根据战时条件和医学要求,将伤病员的整个救治过程,由纵深梯次配置的各级救治机构,按照各自的救治范围分工完成。
《國語辭典》:男耕女织(男耕女織)  拼音:nán gēng nǚ zhī
传统农业社会中男女分工,男子多下田耕种,女子多在家织布。元。萨都剌〈过居庸关〉诗:「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也作「女织男耕」。
《漢語大詞典》:三三制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毛泽东 《团结到底》:“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 续范亭 《延安五老》诗:“身体力行三三制,把握政策与主义。” 林伯渠 《春游杂咏》:“团结三三制有力,信心定可息狼烟。”
(2).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轮换的制度。如:三分之一人员工作,三分之一人员调查研究,三分之一人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