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严办(嚴辦)  拼音:yán bàn
严厉惩办。《文明小史》第一○回:「上头也有公事下来,叫我严办。但恨我一心只忙办捐,就把这事搁在脑后。」
《漢語大詞典》:启銮(啓鑾)
起驾。旧指皇帝登舆出行。銮,銮舆。清史稿·礼志四:“帝临御园中,遇列圣诞辰,忌辰,令节,朔、望,并拈香行礼,謁陵,省方启鑾,回蹕,皆躬诣祇告焉。”
分類:出行帝王
《漢語大詞典》:祖离(祖離)
谓饯别出行之人。宋书·隐逸传·王弘之:“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 殷 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分類:饯别出行
《漢語大詞典》:行晖(行暉)
出行人的光辉。文选·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暉。” 李善 注:“ 顾野王 《舆地志》曰:‘ 江 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絶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毙。’行暉,行旅之光辉也。” 吕良 注:“江中有物,名曰水弩,於中流含沙射人之影。此言病行客使无光辉。”一说为蛊夜飞时的曳光。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吹蛊:“南中畜蛊之家,蛊夜飞出饮水,光如曳彗,所谓行暉也。文选注行暉为行旅之暉,非也。”
《漢語大詞典》:行锡(行錫)
僧人出行时率以锡杖自随,因称僧人行走为行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灵彻上人:“﹝ 灵彻上人 ﹞初居 嵩阳 兰若,后来住 匡庐 东林寺 。如 天目 、 四明 、 栖霞 ,及 衡 湘 诸名山,行锡几遍。”
《漢語大詞典》:行器
指国君出行时所用的行装器物。《左传·昭公元年》:“具行器矣! 楚王 汰侈而自説其事,必合诸侯。吾往无日矣。” 杜预 注:“行器,会备。” 杨伯峻 注:“準备行装为盟会之用。”晋书·何遵传:“性亦奢忲,役使御府工匠作禁物,又鬻行器,为司隶 刘毅 所奏,免官。”
《漢語大詞典》:掌舍
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管王者出行馆舍之事。周礼·天官·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陛枑再重,设车宫辕门。” 晋 潘岳 《藉田赋》:“封人壝宫,掌舍设枑。”
《漢語大詞典》:徙御
谓帝王出行。魏书·尒朱荣传:“朕徙御北徂,劬劳鞍甲。”
分類:帝王出行
《漢語大詞典》:油戟
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棨戟,殳之遗象也……殳,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世滋伪,无復典刑,以赤油韜之,亦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公王以下通用之以前驱。”
《漢語大詞典》:仙旌
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明孙梅锡《琴心记·文君信诳》:“人家须养女,今日悔生儿,阀閲增辉人助喜。风流美壻,仙旌指回舆。”
《漢語大詞典》:直盖(直蓋)
长柄伞盖。古代官员出行仪仗之一。左传·定公九年:“乃得其尸,公三襚之。与之犀轩与直盖。” 杜预 注:“犀轩,卿车。直盖,高盖。” 杨伯峻 注:“即今之长柄伞,与之以殉葬。”
《漢語大詞典》:宝纛(寶纛)
皇帝出行乘舆上所建的旗帜。 明 梁潜 《三月十七日送驾出德胜门》诗:“王气浮天随宝纛,虹光拂地护龙旌。”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议王琦事:“三千营总兵都督 张軏 、 杨俊 为都指挥 王琦 奏龙旗宝纛事。”
《國語辭典》:荣行(榮行)  拼音:róng xíng
称别人出远门的敬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待要荣行时,在舍下安置动身,管取安心无虑。」《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那儿的话呢?是该当的。大人荣行准在明日么?」
《漢語大詞典》:仙驺(仙騶)
(1).仙人的坐骑。指梅花鹿。 明 徐复祚《投梭记·魔见》:“身上绣文斑驳,分明玉女散天花;额端修角峥嶸,絶似神龙离大海……或称为山客,或称为仙騶。”
(2).指贵官出行时随从的骑卒。 明孙梅锡《琴心记·牛酒交欢》:“仙騶动,旗半捲,鼓全响,都亭远。”
《國語辭典》:警鼓  拼音:jǐng gǔ
用来报告非常事变的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