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冲犯(沖犯)  拼音:chōng fàn
1.术数用语。指因时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招致凶灾。《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把女儿八字与婚期,教他合一合,看怕有什么冲犯不宜。」《文明小史》第四○回:「如今算命先生说有什么冲犯,大少爷不肯,也是他一点孝心。」也作「冲犯」。
2.冲撞、冒犯。《杨家将演义》第四回:「赞令设酒醴待之。建忠令手下取过黄金二十两,谓延汉曰:『适间冲犯二位,聊作压惊之资。乞引小弟诣驾前,见主上一面,死生不忘。』」
《國語辭典》:冲犯(衝犯)  拼音:chōng fàn
1.进犯、入侵。《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倭寇生发,沿海抢劫,各州县地方,须用心巡警,以防冲犯。」
2.顶著、冒著。谓处在恶劣环境中。宋。苏轼 教战守策:「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王中书全斌传》:「(太祖)忽谓左右曰:『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帅冲犯霜霰,何以堪处?』」
3.冒犯、触犯。今多指以言语或行为冒犯他人。如:「他出言不逊,冲犯了老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三。存思三洞法》:「虽复存礼,终不睹真,嫉鬼妒神,凶人恶物,更相冲犯,烦恼生灾,坐卧无宁。」明。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二。练胆气第二》:「凡军士与不系本管旗、队总同歇者,亦让以兄长之礼。凡事逊避,不许冲犯,其馀则平处。」
4.术数用语。指因时辰、五行、生肖等不合而招致凶灾。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卷四。郑百三妻》:「今年九梁煞在门,切不可移门换户。大忌百二十日,小忌六十日,未易过得。若冲犯,必有年命衰谢之人当之,幸勿忽。」《地理新书。卷六。五音三十八将吉凶》:「三十八将各有所主,若风水冲犯,或其地陷下,各损其类,大凶。」也作「冲犯」。
《漢語大詞典》:冲冒(衝冒)
(1).顶着,冒着。谓不顾危险、恶劣环境。 唐 柳宗元 《愚溪对》:“吾足蹈坎井,头抵木石,衝冒榛棘,僵仆虺蜴,而不知怵惕。”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一:“ 太祖 欲亲征,召羣臣议其事。宰臣 冯道 奏以方当盛夏,车驾不宜衝冒。”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兼鈐辖都监等出入暴露,衝冒矢石,比臣处任,尤更重难。” 明 王守仁 《瘞旅文》:“夫衝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飢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癘侵其外,忧鬱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剪灯馀话·鸾鸾传》:“衝冒白刃中,求而未得。”
(2).冲击。新唐书·马燧传:“﹝ 燧 ﹞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於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衝冒。”
《漢語大詞典》:干突
唐突;冲犯。东观汉记·徐匡传:“ 永平 中,车驾出, 信阳侯 阴就 干突车骑卤簿,车府令 徐匡 鉤 就 车,收御者送狱。”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谦 ( 李谦 )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干突。’始悟是鬼。”
分類:唐突冲犯
《漢語大詞典》:越淩
侵越;冲犯。《淮南子·兵略训》:“前后正齐,四方如绳,出入解续,不相越凌。”
分類:侵越冲犯
《國語辭典》:冲击(沖擊)  拼音:chōng jí
冲拍撞击。如:「海浪冲击著岩壁,激起高高的浪花。」
《國語辭典》:冲击(衝擊)  拼音:chōng jí
1.冲向敌人进行攻击。《旧唐书。卷一○九。李嗣业传》:「嗣业每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水浒传》第一○九回:「王庆传令旨,教前部先锋出阵冲击。」
2.冲撞碰击。如:「海浪冲击岩岸。」
3.严重影响。如:「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产业界受到很大的冲击。」
4.大陆地区指强烈挑战。如:「接受新手冲击。」
《國語辭典》:犯跸(犯蹕)  拼音:fàn bì
侵犯帝王出行时,道路所实施的管制。《汉书。卷五○。张释之传》:「此人犯跸,当罚金。」
《國語辭典》:岁君(歲君)  拼音:suì jūn
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相信冲犯太岁,就有灾祸。《水浒传》第六一回:「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恶限。」《西游记》第一○回:「寅辰巳亥,虽称合局,但怕的是日犯岁君。」
《國語辭典》:太岁(太歲)  拼音:tài suì
1.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所假定的岁星。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并分别予以命名,而岁星(即木星)由西向东绕日运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岁星所在的部分为岁名,但岁星的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假岁星,称之为「太岁」。
2.术数用语。指太岁之神,命学上以太岁为百神之主,尊贵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兴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汉。王𠘺《论衡。难岁》:「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称为「青龙」。
3.比喻凶恶的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水浒传》第二六回:「这番萧墙祸起了!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
《漢語大詞典》:越凌
同“越淩”。
侵越;冲犯。
分類:侵越冲犯
《漢語大詞典》:越淩
侵越;冲犯。《淮南子·兵略训》:“前后正齐,四方如绳,出入解续,不相越凌。”
分類:侵越冲犯
《漢語大詞典》:干误(干誤)
谓冲犯而使错乱。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斩断》:“干误次第,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啟白,姦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
分類:冲犯错乱
《國語辭典》:小钢炮(小鋼炮)  拼音:xiǎo gāng pào
1.一种小型的火炮。破坏力极强。
2.比喻性情豪爽、说话直率的人。如:「他是个小钢炮,所以很容易得罪人。」
《國語辭典》:七单(七單)  拼音:qī dān
七,指丧事「作七」之七。七单是请阴阳先生推算列出死者生殁时辰与七七冲煞时辰的单子。《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将请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
《國語辭典》:七七  拼音:qī qī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也称为「断七」、「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