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庄稼人(莊稼人)  拼音:zhuāng jia rén
务农为生的人。如:「这个村庄住的大多是庄稼人。」也称为「庄稼汉」。
《漢語大詞典》:瞻蒲劝穑(瞻蒲勸穡)
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於是镇之以清静,安之以惠和。望杏敦耕,瞻蒲劝穡。室歌千耦,家喜万钟。”
《漢語大詞典》:张老乐(張老樂)
安徽 涡阳 一带农民对捻军领袖 张乐行 的尊称。中国歌谣资料《捻军民歌》:“抬着枪,背着药,后头又跟 张老乐 。 张老乐 ,人马多,杀得 清 兵安不了窝。”中国歌谣资料《捻军歌谣·参加捻军是正经》:“跟着 张老乐 ,有吃又有喝。”
《漢語大詞典》:战带(戰帶)
北方农民所束的一种腰带。 姚雪垠 《长夜》一:“大家不约而同地又想起来那个……穿一身黑色衣服,腰里束着蓝布战带,自称商人而实际不像商人的可疑人物。”
《漢語大詞典》:土地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 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 中国 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
《漢語大詞典》:土地入股
农民在加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以一定的土地数量和质量为标准,折合成股,将各人的私有土地交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社则按社员入社的土地股数计算土地报酬。
《國語辭典》:退租  拼音:tuì zū
终止或取消租约。如:「房东一再的提高租金,使得他只好退租搬家。」
《國語辭典》:烟农(菸農)  拼音:yān nóng
以种植烟草为业的农民。
《漢語大詞典》:椰农(椰農)
种植椰子的农民。 郭沫若 《读〈随园诗话〉札记·椰珠》:“椰芽有由实蒂中迸出者,有在实蒂之旁破坚壳而迸出者,后者其生命力强,为椰农所赏识云。”
《漢語大詞典》:馌礼(饁禮)
古代君主送饭菜到田头慰问农民的礼仪。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农夫出耕的时候, 周 君带着妻子到田头上举行饁礼,表示给农夫亲自送饭。”
《漢語大詞典》:乡账(鄉賬)
放给农民的高利贷。 茅盾 《子夜》四:“他们看见我,就知道我是替你讨乡账的。”
《漢語大詞典》:响老(響老)
清 代农民军“捻子”(捻军前身)首领的称谓。 清 蒋湘南 《读〈汉书·游侠传〉》:“予尝视其魁,下中人耳,而所在闐门,呼曰响老。响老者,人有不平事,輙为之平……不费一钱而曲直立判。”参见“ 响捻子 ”。
《漢語大詞典》:响捻子(響捻子)
清 代农民军“捻子”首领的称谓。 清 蒋湘南 《读〈汉书·游侠传〉》:“响老者,人有不平事,輙为之平。久之,赴诉者众,赞口洋溢轰远近,如风鼓雷鸣,则成‘响捻子’也。”
《漢語大詞典》:响捻子(響捻子)
清 代农民军“捻子”首领的称谓。 清 蒋湘南 《读〈汉书·游侠传〉》:“响老者,人有不平事,輙为之平。久之,赴诉者众,赞口洋溢轰远近,如风鼓雷鸣,则成‘响捻子’也。”
《国语辞典》:农民年金(农民年金)  拼音:nóng mín nián jīn
政府为了保障农民的老年生活所施行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由农民缴付一定年限的定额费用,通常是达65岁后,由政府定期支付固定金额,以保障农民的老年生活。
《国语辞典》:农业推广(农业推广)  拼音:nóng yè tuī guǎng
一种教育性、服务性的工作。将农业研究机关所研发的新方法和新品种传授给农民,以期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