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5
分类词汇
5
词典
农奴
农奴制度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
农奴主
分类词汇
七月
乌拉
封建制度
不死牛
农奴主
《國語辭典》:
农奴(農奴)
拼音:
nóng nú
在封建社会里,因武力所迫或生计所需而为领主耕种田地的劳动者。农奴得随领主土地买卖、抵押而转让,有义务为领主无偿劳作,其劳动力也被认定为领主的产权,经济利益多为领主所夺,物质生活极为贫乏,不但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充分的人身自由,连婚姻亦受限制。
分類:
农奴
封建社会
隶属
封建主
农业
劳动者
《国语辞典》:
农奴制度(农奴制度)
拼音:
nóng nú zhì dù
一种封建时代的社会奴役制度。主要发展在欧洲十世纪中期之后,农奴在国有的或庄园主土地工作,以换取保护、生计等。因年代与区域不同而各地制度不一,例如,部分地区农奴没有领地,但也有部分地区的农奴在为领主劳动时,拥有自己的领地。参见「农奴」条。
分类:
封建
社会
奴役
制度
欧洲
十世
世纪
《漢語大詞典》: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分類:
废除
改革
资本主义
农民
反抗
《漢語大詞典》:
农奴制(農奴制)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
分類: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农民
封建主
依附
基础
剥削
制度
《漢語大詞典》:
农奴主(農奴主)
占有土地,统治和剥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的封建主。
分類:
占有
有土
土地
统治
剥削
束缚
地上
农奴
封建主
《國語辭典》:
七月
拼音:
qī yuè
《诗经。豳风》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七月,陈王业也。」或亦指咏豳地风土之诗。首章二句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分類:
七月
一首
反映
西周
农奴
终年
辛劳
温饱
《國語辭典》:
乌拉(烏拉)
拼音:
wū lā
1.一种土民当官差的制度。照例系轮派,多须照官价给酬。
2.一种大陆东北地区人民冬天穿著的鞋子。以整块牛皮制成,中置乌拉草,可保暖,防止冻伤。
分類:
乌拉
地区
农奴
官府
劳役
《國語辭典》:
封建制度
拼音:
fēng jiàn zhì dù
封建时代土地皆为天子所有,天子将它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以下有家臣、农民、农奴。如此各阶层递相隶属的社会关系,称为「封建制度」。
分類:
封建制度
封建
建地
地主阶级
占有
有土
土地
剥削
农民
农奴
基础
社会制度
《漢語大詞典》:
不死牛
旧时 藏 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牛死后仍须付利,故称“不死牛”。
《新华半月刊》
1959.13:“在高利贷中有一种叫‘不死牛’的,就是世世代代还不清的债,被强迫贷放了这种牛的农奴,每年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酥油,牛死后酥油照交。”
分類:
族地
地区
高利贷
农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