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军师(軍師)  拼音:jūn shī
1.职官名。在军中担任策划参谋等工作。《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彭因言韩歆南阳大人,可以为用,乃贳歆,以邓禹为军师。」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2.替人出主意,想办法的人。如:「你权且充当一次军师,替我出个主意。」
《國語辭典》:军校(軍校)  拼音:jūn xiào
1.军中的副官。《晋书。卷二四。职官志》:「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2.军事学校的简称。参见「军事学校」条。
《國語辭典》:军头(軍頭)  拼音:jūn tóu
宋代御林军的头目。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一。故事。等子》:「等子之上,谓之忠佐军头,皆由百司人兵亲兵及随龙人年劳升为之。」
《漢語大詞典》:羽林郎
(1).禁军官名。 汉 置。掌宿卫、侍从。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常选 汉阳 、 陇西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凡六郡良家补。” 唐 张籍 《少年行》:“少年从猎出 长杨 ,禁中新拜羽林郎。”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白面羽林郎,含咽向重泉。”
(2).乐府杂曲歌名。 汉 辛延年 作。叙酒家女拒 霍光 家奴 冯子都 诱胁事。
《漢語大詞典》:民官
主持民政的官吏。与军官对称。《元典章·吏部二·承荫》:“今后莫若将阵亡民官与军官一体承袭。”
《漢語大詞典》:百将(百將)
(1).所有将领。荀子·议兵:“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
(2).古代军队的下级军官。百名士兵的指挥者。《商君书·境内》:“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
《國語辭典》:士兵  拼音:shì bīng
军队中的基层战士。目前我国军中士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
《漢語大詞典》:老校
旧称年老或任职已久的下级军官。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 元 虞集 《淮南献武王庙堂之碑》:“当时之交游与老校退卒,於今略以澌尽,虽欲广闻,不可及矣。”
《国语辞典》:单飞(单飞)  拼音:dān fēi
1.本指鸟独自飞翔。后引申为指单独一人。如:「自从他跟女友分手后,就单飞到现在。」
2.空军官校指学生不必教官在旁协助,已能单独驾机飞行,称为「单飞」。
《國語辭典》:牙将(牙將)  拼音:yá jiàng
副将。《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传。康怀英传》:「事朱瑾为牙将,梁兵攻瑾,瑾出,略食丰、沛间。」宋。司马光《郭子仪单骑退敌》:「回纥在城西,子仪使牙将李光瓒往说之,欲与之共击吐蕃。」
《國語辭典》:防禦  拼音:fáng yù
1.医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石鱼儿、班防禦、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
2.防备抵禦。《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阴瑜妻传》:「采时尚丰少,常虑为家所逼,自防禦甚固。」
3.关隘地方的防禦工事。《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防禦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
《漢語大詞典》:尉官
尉级军官的统称。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陆、海、空军军官分将、校、尉三级。尉又分若干级,各国有所不同。
《漢語大詞典》:军候(軍候)
(1).古代军官名。汉书·李陵传:“会 陵 军候 管敢 为校尉所辱,亡降 匈奴 。”后汉书·百官志一:“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
(2). 唐 时专指主军纪的军官。 唐 孙樵 《寓汴观察判官书》:“由是军候得侵绳平民,鞫讯授辞,往往狱至数百,不以时省,以故平民益畏军候。”新唐书·段秀实传:“时公廪竭,县吏不知所出,皆逃去,军輒散剽, 孝德 不能制。 秀实 曰:‘使我为军候,岂至是邪?’”
(3).指军情。 唐 法振 《送常大夫赴朔方》诗:“关山今不掩,军候鸟先知。”
《國語辭典》:排长(排長)  拼音:pái zhǎng
1.军队职称之一,为一排之长,在班长之上,连长之下。如:「小张已经升为排长。」
2.一行列之长。如:「老师说:『排长起来收本子。』」
《漢語大詞典》:卒长(卒長)
(1).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管子·小匡:“乡有行伍,卒长则其制令,且以田猎因以赏罚,则百姓通於军事矣。”
(2). 太平天囯 军队中的一级长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军目》:“卒长管四个两司马,共管一百零四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或各家有事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
(3). 清 政府海军军官的名称。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闽粤战舰:“每战船,按五号立一伍长,二十五号立一两长,百号立一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