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愁眉锦(愁眉錦)
前蜀 军中隐语,指旗帜。
《國語辭典》:传信牌(傳信牌)  拼音:chuán xìn pái
旧时军中传递文件用的器具。《宋史。卷一九六。兵志十》:「传信牌中为池槽,藏笔墨纸,令主将掌之。每临阵传命,书纸内牌中,持报兵官,复书事宜内牌中而还。」
《漢語大詞典》:毒帜(毒幟)
军中的大旗。借指军队。毒,用同“ 纛 ”。 唐 李频 《府试丹浦非乐战》诗:“毒帜诛方及,兵临衅可观。”
《漢語大詞典》:火饭(火飯)
军中士兵的饭食。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时雨雪交作,帝被甲登城,以御膳赐士卒,易火饭以进,人皆感涕。”
《漢語大詞典》:军社(軍社)
军中所祭的社主。周礼·春官·小宗伯:“若大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 郑玄 注:“王出军,必先有事於社,及迁庙,而以其主行,社主曰军社。” 贾公彦 疏:“社主曰军社者,以其载社在於军中,故以军社言之。”
分類:军中社主
《漢語大詞典》:军庸(軍庸)
指军中容车。即载运战死者衣冠、画像等的车。庸,通“ 容 ”。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二:“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國語辭典》:准将(准將)  拼音:zhǔn jiàng
一种军阶。居少将之下,上校之上。
《漢語大詞典》:战簿(戰簿)
古时军中登记战功和战利品的帐册。借指战功。宋书·王玄谟传:“上意不能明,使有司奏 王玄謨 多取寳货,虚张战簿,与 徐州 刺史 垣护之 并免官。”
《漢語大詞典》:战犬(戰犬)
经过训练的军中用犬。用于巡逻、守卫、传信等。
《漢語大詞典》:透剑门(透劍門)
唐 时军中杂技名。骑士迅速通过插有利刃之狭窄通道,而人马无伤。 唐 赵璘 因话录·羽:“军中有透剑门伎。大燕日,庭中设幄数十步,若廊宇者,而编剑刃为榱栋之状。其人乘小马,至门审度,马调道端,下鞭而进,錚焉闻剑动之声。既过,而人马无伤。”
《漢語大詞典》:投石超距
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王翦 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司马贞 索隐:“超距,犹跳跃也。” 宋 李纲 《辞免知枢密院事》:“猛将辐凑,各喋血乘胜之有闻;壮士云屯,皆投石超距之可用。”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於常廪之外多储金钱,以赏其用命者,以作其投石超距之气。”亦作“ 投石拔距 ”。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絶於等伦。”亦省作“ 投石 ”。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闕投石之猛志,无飞矢之丽辞。”
《国语辞典》:投戈讲艺(投戈讲艺)  拼音:tóu gē jiǎng yì
虽身在军中,仍然不废学习。「艺」文献异文作「蓺」。《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及光武皇帝受命中兴,群雄崩扰,旌旗乱野,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投戈讲蓺,息马论道。」
《漢語大詞典》:投戈讲蓺(投戈講蓺)
谓在军中仍不废学。后亦泛谓偃武修文。后汉书·樊準传:“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兴,羣雄崩扰,旌旗乱野,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投戈讲蓺,息马论道。”亦作“ 投戈讲艺 ”。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 日本 自将军主政凡五百年,世不知有王。 德川氏 兴,投戈讲艺。”
《漢語大詞典》:死诸葛能走生仲达(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三国 时 蜀 军主帅 诸葛亮 病死军中。 蜀 将 姜维 等遵 亮 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 魏 军主帅 司马懿 ( 仲达 )率军追击,却见 蜀 军帅旗飘扬, 孔明 纶巾羽扇,端坐车中(实乃木人)。 懿 恐中计,勒马逃回。百姓为之谚曰:“死 诸葛 能走生 仲达 。”见《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后用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傅尃 《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 诸葛 能走生 仲达 ’,千古奇事真堪诧。”
《漢語大詞典》:趯鞠
古代军中习武之戏。类似今之足球运动。又称“蹴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诡习:“ 张芬 曾为 韦南康 亲随行军,曲艺过人,力举七尺碑,定双轮水磑。常於 福感寺 趯鞠,高及半塔,弹弓力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