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内省
心安
从心
中禁
心计
变色
心眼
心印
由衷
良心
中意
心服
衷肠
心动
内热
《國語辭典》:内省(內省)  拼音:nèi shěng
宫中,皇帝居住之所。《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三国演义》第三回:「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
《國語辭典》:内省(內省)  拼音:nèi xǐng
自我观察与反省。《左传。僖公十九年》:「今君德无乃犹有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也作「内观」。
《國語辭典》:心安  拼音:xīn ān
1.对人无歉疚。如:「你这样昧著良心做事,难道会心安吗?」
2.心无挂虑。《三国演义》第一一回:「陈元龙也回报青州田楷欣然领兵来救,陶谦心安。」
《漢語大詞典》:从心(從心)
任心。列子·杨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 杨伯峻 集释引 殷敬顺 释文云:“从音纵,下同。”
《漢語大詞典》:中禁
(1).内心约束。 汉 蔡邕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议郎早世,检诲幼孤,义方以导其性,中禁以闲其情。”
(2).禁中。皇帝所居之处。 唐 宗楚客 《奉和人日应制》:“九重中禁启,七日早春还。”《宣和遗事》后集:“﹝ 宣和 七年﹞九月,有狐自 艮岳山 直入中禁,据御榻而坐。” 清 赵翼 《钱竹汀挽诗》:“縹緗丽製传中禁,碑版雄词到百蛮。”
(3).指皇帝。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娄公神道铭》:“入陪中禁,更领仪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太尉 韦昭度 ,旧族名人,位非忝窃,而沙门僧 澈 ,潜荐之中禁。”元史·王寿传:“ 阿里 等专政,煽惑中禁,几摇神器。”
《國語辭典》:心计(心計)  拼音:xīn jì
1.心算,或指长于计算、理财。《史记。卷三○。平准书》:「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陈恕长于心计,为盐铁使。釐宿弊,大兴利益。」
2.心机智谋。唐。张巡〈守睢阳作〉诗:「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红楼梦》第九○回:「林姑娘是个有心计儿的人,至于宝玉,呆头呆脑,不避嫌疑是有的。」也作「心略」、「心工」。
《國語辭典》:变色(變色)  拼音:biàn sè
1.因恐惧或愤怒而面色失常。《左传。僖公三年》:「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主人见众人有些变色,取了珠子,急急走到里边,抬出一个缎箱来。」也作「变颜」。
2.物的颜色改变。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國語辭典》:心眼  拼音:xīn yǎn
1.心与眼。南朝梁。王僧儒〈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2.见识。唐。李群玉〈赠方处士兼以写别〉诗:「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
3.心思。宋。张先 武陵春。秋染青溪天外水词:「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4.内心、心里。《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昨日我看见老哥,我从心眼里欢喜出来,请你想个甚么法子。」
《國語辭典》:心印  拼音:xīn yìn
1.禅师所證悟的境界。《五灯会元。卷一七。黄龙悟心禅师》:「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
2.拆字术。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
《國語辭典》:由衷  拼音:yóu zhōng
出于本心,真心诚意。如:「言不由衷」。也作「由中」。
《國語辭典》:良心  拼音:liáng xīn
1.人类天生本然的善心。《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唐。孔颖达。正义:「良心即善心,善心即仁义之心。」
2.能辨别是非善恶的认知作用。如:「这个绑匪终于良心发现,放了人质。」《红楼梦》第六五回:「你还是个有良心的小子,所以叫你来伏侍。」
《國語辭典》:中意  拼音:zhòng yì
合意、满意。《汉书。卷四五。江充传》:「奉法不阿,所言中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身虚心冷气,看他眉头眼后,常是不中意,受他凌辱的。」
《國語辭典》:心服  拼音:xīn fú
由衷佩服。《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年兄才名,令人心服。」
《國語辭典》:衷肠(衷腸)  拼音:zhōng cháng
内心的情意。唐。韩偓 天鉴诗:「神依正道终潜卫,天鉴衷肠竞不违。」《西游记》第三七回:「老孙把你引到寺里,见师父,诉此衷肠,句句是实。」也作「衷曲」。
《國語辭典》:衷心  拼音:zhōng xīn
出自于内心。如:「衷心祝福」。《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法正传。法正》:「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國語辭典》:心动(心動)  拼音:xīn dòng
1.心中震悸不安。《战国策。赵策一》:「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使人心动,无故自恐。」
2.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一书生閒步,见他美貌心动。」《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贾葛民听了,怦怦心动。心想我们弟兄三人,虽然都已定亲,幸亏都还没有过门,不晓得长得面貌如何。」
《國語辭典》:内热(內熱)  拼音:nèi rè
1.病名。中医指人体阴阳不协,虚火上升。
2.内心忧虑而感到烦燥闷热。《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悚。」唐。李贺〈长歌续短歌〉:「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