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78分类词汇 78
《國語辭典》:狒狒  拼音:fèi fèi
动物名。哺乳纲灵长目猴属。体长三尺许,口吻突出,头侧及颈有长毛密生,凶暴多力。也称为「费费」、「土塿」、「狗头狒」。
《漢語大詞典》:白豹
(1).兽名。尔雅·释兽:“貘,白豹。”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羔裘豹饰:“毛白而文黑,谓之白豹。”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豹﹝集解﹞引 苏颂 曰:“尔雅有白豹,即貘也,毛白而文黑。”
(2).城名。在 甘肃省 庆阳县 西北。宋史·地理志:“ 庆阳府 , 白豹城 ,旧属 西 界。” 宋 刘敞 《捷诗》:“捷报苍龙闕,书从 白豹城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安化县》:“ 白豹城 ,府西北百九十里, 宋 时 西夏 地, 范仲淹 建议取之。”
《漢語大詞典》:虽马(雖馬)
兽名。神话中的独角马。逸周书·王会:“ 俞 人虽马。” 孔晁 注:“虽马,巂(驨)如马,一角;不角者曰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驨:“《王会图》又有 俞 人之虽马。”原注:“虽马一角。”
分類:兽名
《漢語大詞典》:兹白(玆白)
兽名。逸周书·王会:“正北方 义渠 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 孔晁 注:“兹白,一名駮。” 俞樾 群经平议·周书:“若白马,当作若马。言此兽形如马,非必白马乃相似也。 孔 注曰:兹白一名駮。今考诸书言駮者,尔雅·释兽(当作“畜”)曰:‘駮如马,倨牙,食虎豹。’《诗·晨风》篇 毛 传文与《尔雅》同。《説文·马部》曰:‘駮兽如马……’其文盖即本此。而皆言如马,不言如白马。然则‘白’为衍文无疑矣。” 唐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
玆白:传说中的奇兽。逸周书·王会:“正北方, 义渠 以玆白。玆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紈牛露犬之玩,乘黄玆白之駟。”
分類:兽名虎豹
《國語辭典》:符拔  拼音:fú bá
动物名。形状像麟而无角。《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章怀太子注引《续汉书》:「符拔,形似麟而无角。」也作「扶拔」。
分類:兽名
《漢語大詞典》:腾远(騰遠)
兽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上则有宛雏孔鸞,腾远射干。”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腾远,兽名也。”
分類:兽名
《漢語大詞典》:驺牙(騶牙)
兽名。即驺虞。史记·滑稽列传:“ 建章宫 后閤重櫟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 武帝 往临视之。问左右羣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於是 朔 ( 东方朔 )乃肯言,曰:‘所谓騶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騶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騶牙。’” 明 归有光 《题〈异兽图〉》诗:“呜乎,孰谓解衣盘礴称良吏,不识騶牙与麟趾。”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博物》但解辨鼮鼠,《搜神》或诧名騶牙。”参见“ 騶虞 ”。
分類:兽名驺虞
《國語辭典》:驺虞(騶虞)  拼音:zōu yú
1.传说中的瑞兽名。白虎黑纹,尾比躯长,不食生物。见《诗经。召南。驺虞》。也称为「驺牙」、「驺吾」。
2.古代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钟师》:「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唐。贾公彦。疏:「驺虞,天子掌鸟兽官。」
3.古代行射礼时所用的乐章。见《周礼。春官。大司乐》。
4.《诗经。召南》的篇名。根据〈诗序〉:「驺虞,鹊巢之应也。」或亦指美田猎之诗。首章二句为:「彼茁者葭,壹发五豝。」
《漢語大詞典》:骨咄
(1).古部族名。亦指其聚居地区。新唐书·西域传下·骨咄:“ 骨咄 ,或曰 珂咄罗 。广长皆千里。王治 思助建城 。多良马、赤豹。”
(2).兽名。新唐书·回鹘传下:“﹝ 黠戛斯 ﹞其兽有野马、骨咄、黄羊、羱羝。”
《國語辭典》:訾黄(訾黃)  拼音:zī huáng
神马。《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天龙之调,使我心若,訾黄其何不徕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訾黄,一名乘黄,曰:『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武帝意欲得之,曰:『何不来邪!』」
分類:兽名马身
《漢語大詞典》:精精
(1).兽名。山海经·东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2).指精明的人。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九章:“呵,你们的祖先尽是些精精,没什么戆戆!”
《漢語大詞典》:飞豹(飛豹)
兽名。
分類:兽名
《漢語大詞典》:虾蛤(蝦蛤)
(1).兽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格虾蛤,鋋猛氏。” 郭璞 注引 孟康 曰:“虾蛤、猛氏,皆兽名。”
(2).虾和蛤。 宋 崔公度 《珠赋》:“虫螺蟹若虾蛤,卉菱芡而荷华。”
分類:兽名郭璞
《漢語大詞典》:一角兽(一角獸)
兽名。相传属麒麟类,被视为祥瑞。史记·孝武本纪:“其明年,郊 雍 ,获一角兽,若麃然。”宋书·符瑞志中:“一角兽,天下平一则至。”
《漢語大詞典》:驺吾(騶吾)
兽名。即驺虞。山海经·海内北经:“ 林氏国 ,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妄心騶吾,渺思鸞鉌。”参见“ 騶虞 ”。
分類:兽名驺虞
《國語辭典》:驺虞(騶虞)  拼音:zōu yú
1.传说中的瑞兽名。白虎黑纹,尾比躯长,不食生物。见《诗经。召南。驺虞》。也称为「驺牙」、「驺吾」。
2.古代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钟师》:「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唐。贾公彦。疏:「驺虞,天子掌鸟兽官。」
3.古代行射礼时所用的乐章。见《周礼。春官。大司乐》。
4.《诗经。召南》的篇名。根据〈诗序〉:「驺虞,鹊巢之应也。」或亦指美田猎之诗。首章二句为:「彼茁者葭,壹发五豝。」
《漢語大詞典》:驼羊(駝羊)
兽名。有肉峰,似骆驼。明一统志·凤翔府·土产:“驼羊, 郿县 出,有峰,类驼。” 明 董越 朝鲜赋:“麒麐尚餘乎石窟,驼羊半弃於山腰。”
分類:兽名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