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性(養性)  拼音:yǎng xìng
涵养天赋的善性。《淮南子。俶真》:「静漠恬澹,所以养性也。」《镜花缘》第九七回:「道姑笑道:『我们出家人只知修行养性,那知破阵之术。』」
《國語辭典》:颐神养性(頤神養性)  拼音:yí shén yǎng xìng
保养元气,陶冶性情。《魏书。卷六。显祖纪》:「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國語辭典》:怡情养性(怡情養性)  拼音:yí qíng yǎng xìng
怡悦、陶养性情。如:「阅览文学作品,莳花养鸟,在在都可以怡情养性。」也作「怡情理性」、「怡情悦性」。
《漢語大詞典》:修真养性(修真養性)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元 贾仲名《昇仙梦》第四折:“自古,道德非俗,修真养性,烧丹炼药工夫。”
《国语辞典》: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拼音:xiū shēn yǎng xìng
涵养品德,陶冶性情。如:「他常利用空閒时写书法或画国画来修身养性。」
《国语辞典》:养性存身(养性存身)  拼音:yǎng xìng cún shēn
涵养性情以保全其身。《西游记》第四三回:「你舅爷原著你在此居住,教你养性存身,待你名成之日,别有迁用。」
《国语辞典》:养性修真(养性修真)  拼音:yǎng xìng xiū zhēn
涵养与天俱来的真性情。《西游记》第四三回:「我著他在黑水河养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恶孽,小龙即差人去擒他来也。」
《漢語大詞典》:存心养性(存心養性)
保存本心,养育正性。儒家 思 孟 学派认为,人性本善,保持并培养这种本性,即可事天。《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赵岐 注:“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可谓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 宋 张载 《西铭》:“存心养性,君子之所以事天也。”后来 宋 代理学家 朱熹 等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修养方法,即本于此。
《漢語大詞典》:朝真
(1).道教谓朝见真人。 唐 吕岩 《雨中花》词:“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盖凡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昇九天朝真而观 元始 。”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晓来控鹤朝真去,不带青天一片云。”
(2).道家修炼养性之术,犹佛家之坐禅。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晴牎嚥日肝肠暖,古殿朝真屨袖香。”《水浒传》第五三回:“当下 公孙胜 引着 戴宗 、 李逵 到 松鹤轩 内,正值真人朝真纔罢,坐在云床上。”
《國語辭典》:散木  拼音:sǎn mù
无用的木材。《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也称为「散材」。
《國語辭典》:理性  拼音:lǐ xìng
1.心理学上指一种个人风格类型。此种类型的特质为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不易显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相对于感性而言。如:「理性的人虽似无情,但在法理的维护上立场比较稳。」
2.思考、判断、推理等的能力。相对于感性而言。
3.理智、冷静。如:「遇到大事千万要理性思考,沉著应对,切莫感情用事,坏了大局。」
《漢語大詞典》:恬养(恬養)
谓以恬静涵养性情。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 郭象 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 唐 元稹 有《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因成十八韵见寄〉,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 镜湖 南亭 ,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序》:“余大父司徒公,虽贵仕而喜廉退恬养。”
《漢語大詞典》:修性
养性,涵养性情。 汉 扬雄 《法言·学行》:“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漢語大詞典》:操舍
(1).执持和舍弃。《淮南子·要略》:“操舍开塞,各有龙忌。” 清 梅曾亮 《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天乃雨,民呼为‘太守雨’。其行事操舍适机会,又如此。”
(2).指理学家所视为的修心养性的关键。语本孟子·告子上:“ 孔子 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朱熹 集注:“ 孟子 引之,以明心之神明不测,得失之易而保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示喻日用工夫如此,甚善。然亦且要见一大头脑分明,便於操舍之间有用力处。”
《國語辭典》:修养(修養)  拼音:xiū yǎng
1.修治涵养使学问道德臻于精美完善。元。张养浩寿子〉诗:「由弗修养,道乃违叛。」《红楼梦》第五三回:「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祀祖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
2.品德、风度。如:「他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