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8,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洗兵
兵将
本兵
兵力
治兵
戍兵
休兵
兵符
天兵
奇兵
提兵
分兵
弄兵
兵官
兵柄
《國語辭典》:洗兵  拼音:xǐ bīng
周武王征商遇雨,以为是老天为其洗刷兵器的好兆头,后来果然灭了商纣。见汉。刘向《说苑。卷一三。权谋》。后遂以此比喻军队之出征。南朝梁。简文帝〈陇西行〉三首之二:「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唐。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洗兵救卫郡,诱敌讨幽都。」亦比喻战胜后息兵。晋。左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洲。」唐。刘长卿 平蕃曲三首之一:「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
《漢語大詞典》:兵将(兵將)
(1).士卒的将帅。战国策·楚策四:“ 李园 不治国,王之舅也。不为兵将,而阴养死士之日久矣。”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西方议用兵。公以兵将未择, 关 陕 无年,未宜轻动。”
(2).士卒与将帅。后汉书·臧洪传:“城中粮尽,外无援救……又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
《漢語大詞典》:本兵
(1).最重要的兵器。 汉 蔡邕 《答诏问灾异》:“武库,禁兵所藏国家之本兵也。”
(2).本部军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 刘表 大将 文聘 为 江夏 太守,使统本兵。”
(3).执掌兵权。新唐书·姚崇传:“ 崇 建言:‘臣事 相王 ,而夏官本兵,臣非惜死,恐不益王。’乃召改春官。” 宋 曾巩 《枢密迁官加殿学士知州制》:“某忠加惠和,德操惟邵,先帝所遗,以辅朕躬,当国本兵,庶言惟允。”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四:“ 唐虞 时兵政兼于刑官,未有专司,至 仲康 始命 胤侯 掌六师,是本兵之官始于 夏 也。”
(4).见“ 本兵府 ”。
(5). 明 代兵部尚书的别称。 明 李贽 《王骥》:“夫国家用人,唯用其才,今乃使有才者不得用……其为宰相、冢宰、本兵,吾谓其惭汗满面、愧死无地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本兵 熊明 遇 束手无策,故此託弟前来,恳求妙计。”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章:“他很明白自己近几年身任本兵,对内对外军事上一无成就。”
《漢語大詞典》:本兵府
对掌管军事的官署的称呼。 宋 陆游 《感兴》诗:“奏记本兵府,大事得俱论。” 朱东润 注:“ 宋 人以枢密院掌军事,故称‘本兵府’。”亦省称“ 本兵 ”。 宋 陆游 《贺黄枢密启》:“其在掖垣,惟公议是达;其侍经幄,惟王道是陈。果由师锡之同,入总本兵之寄。”此指枢密院。 明 归有光 《淀山周先生六十寿序》:“时 蒲坂 杨尚书 在本兵,方为天子所倚毗。”此指兵部。
《國語辭典》:兵力  拼音:bīng lì
军队的实力,包括人员和武器装备。《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论曰》:「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儒林外史》第一回:「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
《國語辭典》:治兵  拼音:zhì bīng
1.治理军务。《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自征东以来,息歇六年,治兵缮甲,皆已完备。」
2.出兵。《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
《漢語大詞典》:戍兵
戍守边疆的士兵。 前蜀 韦庄 《悯耕者》诗:“如今暴骨多於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宋 曾巩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臣尝议今之兵,以谓西北之宜,在择将帅;东南之备,在益戍兵。” 清 查慎行 《随猎归途》诗:“官马散随黄犊卧,戍兵秋较老农閒。”
《國語辭典》:休兵  拼音:xiū bīng
停止争斗、战争。如:「时间已晚,今日暂且休兵,明日再战。」
《國語辭典》:兵符  拼音:bīng fú
1.古代武将发布命令的信符。《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2.兵书。唐。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國語辭典》:天兵  拼音:tiān bīng
1.王者的军队。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五:「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2.天神的兵。《西游记》第五回:「当时李天王传了令,著众天兵扎了营,把那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
《國語辭典》:奇兵  拼音:qí bīng
趁敌人毫无防备,出其不意加以袭击的军队。《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上》:「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
《國語辭典》:提兵  拼音:tí bīng
率领军队。《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兵滁阳,得了金陵,立为吴王,乃是王者之师;提兵破了方国珍,号令全浙乡村镇市,并无骚扰。」
《國語辭典》:分兵  拼音:fēn bīng
分派兵力。《文选。鲍照。乐府八首之二》:「徵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幕府辄复分兵命锐,脩完补辑表。」
《漢語大詞典》:弄兵
(1).谓轻率动兵。汉书·王莽传下:“惟 翼平 连率 田况 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餘人,授以库兵…… 莽 让 况 :‘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厥辠乏兴。’”
(2).喻指兴兵作乱。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君王若悟治安諭, 安 史 何人敢弄兵。”新唐书·刘潼传:“宰相 崔鉉 曰:‘此陛下赤子,迫於飢寒,弄兵山谷间,不足讨,请遣使喻释之。’”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叶洪斥侂胄:“ 侂胄 弄权不已,必至弄兵。”清史稿·阿哈出王杲传论:“ 王杲 乘之起,父子弄兵十餘年乃灭。”参见“ 弄兵潢池 ”。
(3).指使枪弄棒之类。 元 无名氏 《福宁州谣》:“大男终岁食无盐,老妇蒸藜泪盈掬。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南海滨。担头有盐兵一束,羣行大队惊四邻。”
《國語辭典》:弄兵潢池  拼音:nòng bīng huáng chí
潢池,积水的池子。弄兵潢池语本《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喻人不自量力而兴兵作乱,有轻视的意味。也作「潢池弄兵」。
《漢語大詞典》:兵官
军官。晋书·职官志:“ 武帝 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明 马愈 《马氏日抄·虾蟆》:“我职虽兵官,非能擅生杀者,何以能贷汝死?”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他跟知县衙门里的人都相熟,他的儿子在外面做兵官呢,你斗不过他的。”
分類:兵官军官
《國語辭典》:兵柄  拼音:bīng bǐng
指挥军队的权力。《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列传。袁盎》:「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三国演义》第五六回:「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
分類:兵权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