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革路
亦作“ 革輅 ”。 五路之一。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兵车。覆之以革,无他饰,用于作战或巡视诸侯国土或四境。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衞。” 郑玄 注:“革路,鞔之以革而漆之,无他饰。” 孙诒让 正义:“‘革路’者,五路之四也。《戎右》谓之戎车,《左·庄六年传》谓之戎路。”隋书·礼仪志五:“革輅,以巡兵即戎。”新唐书·车服志:“革路者,临兵、巡守所乘也,白质,鞔以革。”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其后,革輅之 太原 ,亦徇於师曰:‘朕今取 河 东,誓不杀一人。’”
《漢語大詞典》:武车(武車)
威猛的兵车。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孔颖达 疏:“武车,亦革路也。取其建戈刃即云兵车,取其威猛即云武车也。”韩非子·南面:“故 郭偃 之始治也, 文公 有官卒; 管仲 始治也, 桓公 有武车:戒民之备也。”六韬·武锋:“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驍骑。”
分類:威猛兵车
《國語辭典》:木驴(木驢)  拼音:mù lǘ
一种钉有横木、装有轮轴的刑具。古时处决囚犯时,先把受刑人绑在木驴上,游街示众。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将那厮钉木驴推上云阳,休便要断首开膛,直剁的他做一埚儿肉酱。」也称为「利子」、「驴床」。
《漢語大詞典》:大偏
兵车十五乘。左传·成公七年“舍偏两之一焉” 晋 杜预 注:“司马法: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两。车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
分類:兵车十五
《國語辭典》:大戎  拼音:dà róng
1.大的兵车。《史记。卷六○。三王世家》「虚御府之藏以赏元戎」句下南朝宋。裴骃。集解:「元戎,大戎,谓兵车也。」也称为「元戎」。
2.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戎人的一支。春秋时,分布于今大约山西太原附近。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即来自该族。
《漢語大詞典》:戎御
兵车的驾御者。国语·晋语七:“知 欒纠 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韦昭 注:“戎御,御公戎车。”
《漢語大詞典》:阵车(陣車)
亦作“陈车”。
(1).战车,兵车。尉缭子·兵教下:“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
(2).用战车组成的军阵。孙子·作战“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三国 魏 曹操 注:“陈车之法:五车为队,僕射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
《漢語大詞典》:俴收
古代兵车车箱底部的横木。因较常车为短,故称。《诗·秦风·小戎》:“小戎俴收。” 毛 传:“俴,浅;收,軫也。” 孔颖达 疏:“大车之用,内前軫至后軫,其深八尺;兵车之軫比之为浅,故谓之浅軫也。” 朱熹 集传:“凡车之制,广皆六尺六寸。其平地任载者为大车,则軫深八尺;兵车则軫深四尺四寸,故曰‘小戎俴收’也。”
《漢語大詞典》:拍竿
(1).古时战具名。置于兵车、战舰上,利用杠杆和滑车,遥掷石块、钉板、火种等物以打击敌方。隋书·杨素传:“ 素 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餘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拍竿之制,施於楼船,上置巨石,轆轤贯焉,层楼百尺,六竿相联,壮士数百,层环其巔,发之碎敌,熊羆莫前。”
(2).缘竿,爬竿。隋书·沈光传:“初建 禪定寺 ,其中幡竿高十餘丈,适遇绳絶,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 光 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 光 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
《漢語大詞典》:偏箱车(偏箱車)
古兵车名。晋书·马隆传:“ 隆 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於车上,且战且前。”明史·兵志四:“ 景泰 元年, 定襄伯 郭登 请倣古制为偏箱车。辕长丈三尺,阔九尺,高七尺五寸,箱用薄板,置銃。出则左右相连,前后相接,钩鐶牵互。”
分類:兵车
《漢語大詞典》:阙车(闕車)
古时供填补空缺的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僕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闕车之萃。” 郑玄 注:“闕车,所用补闕之车也。” 孙诒让 正义:“ 郑 意战时列车为陈,或有疏闕,以此车补其数。《左》 桓 五年传云:‘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杜 注云:‘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盖无论车徒,皆有弥缝补闕之部队矣。”
《漢語大詞典》:旄车(旄車)
官名。 春秋 时掌兵车,从行。左传·宣公二年:“ 赵盾 为旄车之族,使 屏季 以其故族为公族大夫。” 杜预 注:“旄车,公行之官。” 孔颖达 疏:“主公车行列,谓之公行;车皆建旄,谓之旄车之族。”
分類:官名兵车
《漢語大詞典》:搜乘(蒐乘)
检阅兵车。《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南史·宋纪上·武帝:“公蒐乘秣马,夐入远疆。”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但知番戍远调,足辨目前,不思蒐乘詰兵,用图久计。”
《漢語大詞典》:俴驷(俴駟)
驾一辆兵车的四匹披薄甲的马。一说四匹不披甲的马。《诗·秦风·小戎》:“俴駟孔羣。” 陆德明 释文引《韩诗》:“駟马不著甲曰俴駟。” 朱熹 集传:“駟马皆以浅薄之金为甲,欲其轻而易於马之旋习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驱俴駟,整车攻,金甲耀,宝刀雄。”
《漢語大詞典》:鹿角车(鹿角車)
兵车名。架戈、戟于车前,形同鹿角,故名。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上:“地广则用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 李靖 用偏箱、鹿角车以擒 頡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