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7,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韬戈
长兵
戈剑
带兵
朱戟
铸兵
直兵
鞭挝
徒人
金刚杵
短刀
枪竿
矛槊
甲库
铁尺
《漢語大詞典》:韬戈(韜戈)
收藏兵器。引申指息兵。晋书·慕容德载记:“此志未遂,且韜戈耳。”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方当偃伯于灵臺,韜戈于武库。”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韜戈制胜,舞 舜 戚于两阶。”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特勒大酋,韜戈款塞。”
《國語辭典》:长兵(長兵)  拼音:cháng bīng
1.长形的兵器。如枪、大刀。《战国策。西周策》:「故使长兵在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也。」
2.可以射到远处的兵器,如弓箭。《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漢語大詞典》:戈剑(戈劍)
戈和剑。亦泛指兵器。墨子·节葬下:“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满意。”吕氏春秋·侈乐:“世之人主,多以珠玉戈剑为寳,愈多而民愈怨。”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
分類:兵器
《国语辞典》:带兵(带兵)  拼音:dài bīng
1.携带兵器。《礼记。曲礼上》「兄弟之雠不反兵」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不反兵者,谓带兵自随也,若行逢雠,身不带兵,反家取之,比来,则雠已逃辟,终不可得,故恒带兵,见即杀之也。」
2.统率军队。如:「韩信带兵的威名,震古铄今。」
《漢語大詞典》:朱戟
(1).红柄的戟。指兵器。 唐 于鹄 《出塞曲》之二:“空山朱戟影,寒磧铁衣声。”
(2).红色的木戟,用作官署或贵族家大门前的仪仗。 唐 钱起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月临朱戟静,河近画楼明。”
《漢語大詞典》:铸兵(鑄兵)
铸造兵器。左传·僖公十八年:“ 郑伯 始朝于 楚 , 楚子 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杨伯峻 注:“ 周 代铸兵器,铸鐘、鼎等彝器俱以铜。”
分類:铸造兵器
《漢語大詞典》:直兵
(1).指矛属兵器。墨子·鲁问:“斧鉞鉤要,直兵当心。”吕氏春秋·知分:“ 崔杼 不説,直兵造胷,句兵鉤颈,谓 晏子 曰:‘子变子言,则 齐国 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矣。’” 高诱 注:“直矛也。”《韩诗外传》卷二:“直兵将推之,曲兵将鉤之,吾愿子之图之也。”
(2).官名。旧时王公府里的属官。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 頊 ( 安成王 )以帝弟之重,势倾朝野。直兵 鲍僧叡 ,恃 頊 势为不法,御史中丞 徐陵 为奏弹之。” 胡三省 注:“自 秦 以来,王公府皆有直兵。”参见“ 中兵 ”、“ 中直兵 ”。
《國語辭典》:鞭挝(鞭撾)  拼音:biān zhuā
用鞭子抽打。《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张飞传》:「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也作「鞭打」。
《漢語大詞典》:徒人
(1).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 尹知章 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2).步兵。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3).内侍。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屨。反,诛屨於徒人 费 。”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徒当为侍字之误也。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 费 ”。
(4).弟子,门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 仲尼 既没,徒人分布四方,转相流衍。”
(5).服劳役的人。《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秦 十二里一亭,亭置二长,主督盗贼,为县送徒人往 驪山 。”
《漢語大詞典》:金刚杵(金剛杵)
原为古 印度 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法苑珠林卷四:“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 大洛那力 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 许地山 《空山灵雨·愿》:“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亦省称“ 金刚 ”。《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國語辭典》:短刀  拼音:duǎn dāo
1.武器名。小刀,如匕首之类的武器。《三国演义》第四回:「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
2.武器名。腰刀。旧时武士佩双刀,短刀称为「腰刀」。
《漢語大詞典》:枪竿(槍竿)
竖立的枪身。代指兵器。 元 袁桷 《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分院上都》诗之二:“莫上乡臺望南北,白云微处是枪竿。”
《漢語大詞典》:矛槊
矛和矟。指简单兵器。 明 唐顺之 《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甚者搆亡命,挺矛矟,阴贼公鬨於丛苇高浪之间,相杀或数十人。”
分類:简单兵器
《漢語大詞典》:甲库(甲庫)
(1).古代储藏兵器的仓库。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 长沙楚 铁,更入兵栏, 洞浦 藏犀,还输甲库。”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乞下两省及司封、兵部、吏部、甲库、学士、舍人院,据实録院所闕宣勑及詔书除目告词,如移牒暂借,使画时检寻报应,不得稽缓。”
(2).收藏奏钞的库房。旧唐书·关播传:“旧例,诸司甲库,皆是胥吏掌知,为弊颇久, 播 始建议并以士人知之,至今称当。”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甲库:“ 太和 九年,勅令后应六品已下,凡自称旧尝有官,皆下甲库,检勘有无……则甲库也者,正收藏奏钞之地,非甲乙之甲也。”
《國語辭典》:铁尺(鐵尺)  拼音:tiě chǐ
1.铁制的尺。
2.武器名。铁制尺形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