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66,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六龟
六跪
六候
六胡
六教
六厩
六刻
六历
六料
六领
六盘山
六群
六死
六像
六燕
《国语辞典》:六龟(六龟)  拼音:liù guī
地名。隶属高雄市六龟区,为中央山脉脚下的丘陵盆地,颇适合种茶,为具有开发价值的乌龙茶产区。境内红小溪彩蝶谷为著名的风景区。
《骈字类编》:六跪
荀子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
《漢語大詞典》:六候
谓六种占梦之法。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六候?一曰正梦,二曰蘁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 张湛 注:“候,占也。” 明 陶望龄 《述志赋》:“聊假寐而宴息兮,发六候於精诚。” 清 周亮工 《仪封曹白公进士冠日梦予过访赋此以答白公》:“六候空占一夜话,五旬实际数行书。”参见“ 六梦 ”。
《漢語大詞典》:六梦(六夢)
古代把梦分为六类,根据日月星辰以占其吉凶。周礼·春官·占梦:“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清 曹寅 《广陵同人多和不寐诗再迭前韵》:“六梦纷紜倦考讎,灯窗自视息休休。”
《骈字类编》:六胡
唐书韩游瑰传安禄山反使阿史那从礼将同罗突厥五千骑伪降于朔方出塞门诱河曲九蕃府六胡叛部落凡五十万
《漢語大詞典》:六教
六经之教。礼记·经解:“ 孔子 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教也;疏通知远,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教也;恭俭庄敬,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孔颖达 疏:“言人君以六经之道,各随其民教之。民从上教,各从六经之性。”晋书·孝友传序:“是以 閔 曾 翼翼,遵六教而缉贞规; 蔡 董 烝烝,弘七体而垂令迹。”《南齐书·王俭传》:“若夫珥貂衣衮之贵,四辅六教之华,诚知匪服,职务差简,端揆虽重,犹可勉励。”
分類:六经
《漢語大詞典》:六厩
古制天子有马六厩。汉曰:未央、承华、騊駼、骑马、辂軨、大厩,马皆万匹。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引《汉旧仪》。唐曰:左飞、右飞、左万、右万、东南内、西南内。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骈字类编》:六刻
宋书礼志昼漏上水六刻诸蛮夷胡客以次入
《漢語大詞典》:六历(六曆)
亦作“ 六歷 ”。
(1).上古时的六种历法。汉书·律历志上:“ 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鲁历》……﹝ 汉 兴﹞以 北平侯 张苍 言,用《顓頊历》,比於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察四气之盈虚,课六歷之疏密。”
(2).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元史·历志一:“自 春秋 献公 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餘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
分類:六种历法
《國語辭典》:六料  拼音:liù liào
刍豆之属,各种谷物的泛称。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因为我这里亢旱了三年,六料不收,俺这百姓每好生的艰难。」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著俺分房减口。」
分類:六谷
《漢語大詞典》:六谷(六穀)
(1).谓稌(稻)、黍、稷、粱、麦、苽(菰米)。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穀,稌、黍、稷、粱、麦、苽。苽,彫胡也。”《三字经》称稻、粱、菽、麦、黍、稷为“六穀”。
(2).玉米(玉蜀黍)的俗称,言其在五谷之外。
《骈字类编》:六领(六领)
云笈七签若必升天当思月中夫人驾十飞龙乘我流铃西朝六领遂诣帝堂精根运思上朝玉皇
《高级汉语词典》:六盘山  拼音:liù pán shān
中国西部山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骈字类编》:六群(六群)
唐 李德裕 戏赠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 遥知畅献分南北,应用调柔致六群。
《骈字类编》:六死
汉书鲍宣传见四死下
《漢語大詞典》:六像
亦作“ 六象 ”。 指凤的形象。初学记卷三十引《论语摘衰圣》:“凤有六像、九苞。六像者,一曰头像天,二曰目像日,三曰背像月,四曰翼像风,五曰足像地,六曰尾像纬。” 明 李东阳 《王世赏所藏林良双凤图》诗:“九苞六象杳莫覩,谁遣图画留人间。”
分類:形象
《漢語大詞典》:六燕
九章算术·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因以“六燕”为铨叙用典。 宋 陆佃 《谢权吏部尚书表》:“愿清吏治,期尽人材。六燕相亭,试詮平其轻重;孤鸞可照,更区别于妍媸。” 宋 陆佃 《除中书舍人谢二府启》:“六燕适均,咸仰权衡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