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48,分144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六入
六论
六茎
六宅
六卫
六壬
六匹
六老
地六
六即
六臂
六辈
六升
连六鳌
六见
《漢語大詞典》:六入
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气茂三明,情超六入。” 李善 注:“《维摩经》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章炳麟 《无神论》:“彼固以为世界自盲动而成,此则窃取十二缘生之説,盲即无明,动即是行,在一切名色六入之先,是以为世界所由生也。”
分類:佛教六根
《漢語大詞典》:六论(六論)
(1).指吕氏春秋中的《开春论》《慎行论》《贵直论》《不苟论》《似顺论》《士容论》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是以 庄周 《齐物》,以论为名; 不韦 春秋,六论昭列。”
(2).指 宋 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大科始进文字。有合,则召试秘书省。出六论题於九经、诸子百家、十七史及其传释中为目。而六论者,以五通为过焉。”宋史·选举志二:“﹝ 孝宗 乾道 ﹞七年,詔举制科以六论,增至五通为合格。”宋史·曾巩传:“﹝ 曾巩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國語辭典》:六茎(六莖)  拼音:liù jīng
乐曲名。相传为颛顼所作。《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六茎,及根茎也。」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骈字类编》:六宅
金史完颜萨哈传赵兴祥从宗望伐宋为六宅使
《骈字类编》:六卫(六卫)
宋史高丽传无宦者以世族子为内侍六卫屯又元史世祖纪癸巳以新附军二万分隶六卫 田仁潘滋蓬莱阁赋见八州下摄又汲冢周书六卫一明 怀恕二明智设谋三明武 勇四明才摄士五明艺法官六明命摄政
《漢語大詞典》:六壬
动用阴阳五行进行占卜凶吉的方法之一。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五行(水、火、木、金、土)以水为首;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阴取阳,故名壬;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故名六壬。六壬共七百二十课,一般总括为六十四课。其占法,用两木盘,上有天上十二辰分野,谓之天盘,下有地上十二辰方位,谓之地盘。两盘相迭,转动天盘,得出所占之干支与时辰的部位,以判吉凶。六壬占术由来甚古,《隋书·经籍志·五行》著录有《六壬释兆》《六壬式经杂占》,此后历代书志,收录颇多。 唐 王建 《贫居》诗:“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其师精晓六壬,而不为人占。”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五:“ 小二黑 从小就聪明,象那些算属相、卜六壬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
《骈字类编》:六匹
左传楚公子弃疾如晋过郑郑罕虎公孙侨游吉从郑伯以劳诸柤辞不敢见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见子皮如上卿以马六匹
《漢語大詞典》:六老
眼睛的别称。 元 邓玉宾 《村里迓鼓·仕女园社气毬双关》套曲:“把闲家扎垫的饱,六老儿睃趁的早,脚步儿赶趁的巧,只休教细褪了,永团圆直到老。”
分類:眼睛
《骈字类编》:地六
易系辞见天一下下唐书历志见天五
《骈字类编》:六即
传灯录三观圆成法身不素即免同贫子也尚虑学者昧于脩性或堕偏执故复创六即之义以绝斯患
《骈字类编》:六臂
宋史五行志见二臂下
《骈字类编》:六辈(六辈)
北史魏大武帝纪太延二年八月丁亥遣使六辈使西域
《骈字类编》:六升
礼记间传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
又见四升下
《漢語大詞典》:连六鳌(連六鼇)
亦作“ 连六鰲 ”。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 宋 刘攽 《和罗著作渔翁》:“ 龙伯国 人连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 清 李调元 《金鳌岭》诗:“我闻 龙伯 人,巨钓连六鰲。”亦省作“ 连六 ”。 唐 张友正 《钓鳌赋》:“谓优游以无穷,何瞬息而连六。” 明 杨基 《钓鳌海客歌》:“重施 龙伯国 人技,一展丝纶连六归。”
《漢語大詞典》:六见(六見)
谓 周 时诸侯见天子的六种形式:朝、宗、觐、遇、会、同。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