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761,分225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丁公遽戮
十八公(又作:松公)
公车困
周公不梦(又作:周公入梦 ...)
督邮才弱冠
诸公衮衮
杜幼公
令公喜(又作:令公怒 ...)
生公石(又作:生公说法 说法生公)
贡公弹
寿阳公主
二老
三士桃
二桃三士
公冶罪(又作:公冶非罪)
典故
丁公遽戮
 
两贤岂相厄

相关人物
丁公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一○○《季布列传》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例句

丁公遽戮,雍齿先侯。 李瀚 蒙求

典故
丁固梦
 
丁松入梦
   
相关人物
丁固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孙皓传〉~67~
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秋九月,皓出东关,丁奉至合肥。是岁,遣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脩则等入击交阯,为晋将毛炅等所破,皆死,兵散还合浦。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
《吴录》曰:丁固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

例句

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 杜牧 朱坡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王睿

典故 
公车困
 
东方牍
 
汉庭三千牍
 
牍三千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205~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
典故
吾衰矣
 
周公不梦
 
周公入梦
 
梦周公
 
梦周孔
 
学周公
 
东周梦
 
甚矣吾衰矣

相关人物
孔子
 
周公


《论语·述而》~60~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史记》卷四〈周本纪〉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脩文王绪业。……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天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例句

凄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 杜甫 晚登瀼上堂

典故
督邮才弱冠

相关人物
朱穆(字公叔)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附《朱穆传》
「初举孝廉。」唐·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曰:「穆少有英才,学明五经。性矜严疾恶,不交非类。年二十为郡督邮,

例句

借问督邮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皇甫冉 送李录事赴饶州

典故 
官冷
 
广文官冷
 
忘形尔汝
 
杜陵野老共襟期
 
相忘尔汝
 
相尔汝
 
石田茅屋
 
诸公衮衮

相关人物
杜甫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醉时歌〉【案: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诸公衮衮登台省【诸公衮衮登华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先生有文过屈宋】【先生所谈过屈宋】【先生所该过屈宋】【先生所抱过屈宋】。德尊一代常轗轲【德尊一代常轗壈】,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杜陵野客人见嗤】,被褐短窄鬓如丝【被褐短穴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日籴泰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时赴郑老同衾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痛饮直吾师】。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檐前细雨灯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但觉高歌感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蹠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典故
杜幼公
 
杜延年

相关人物
杜延年


《后汉书》卷六十《杜周传》附《杜延年传》
「延年字幼公,亦明法律。昭帝初立,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延年三公子,吏材有馀,补军司空。始元四年,益州蛮夷反,延年以校尉将南阳士击益州,还,为谏大夫。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盖主、燕王谋为逆乱,假稻田使者燕仓知其谋,以告大司农杨敞。敞惶惧,移病,以语延年。延年以闻,桀等伏辜。延年封为建平侯。」「延年本大将军霍光吏,首发大奸,有忠节,由是擢为太仆右曹给事中。光持刑罚严,延年辅之以宽。」「徙为西河太守,治甚有名。五凤中,徵入为御史大夫。」

例句

仆射临戎谢安石,大夫持宪杜延年。 韩翃 寄上田仆射

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 韩翃 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

典故
令公喜
 
令公怒
 
令公怒令公喜
 
令公怒喜
 
令桓公喜
 
使桓公怒
 
公愠公喜
 
短簿令公喜

相关人物
王珣
 
郗超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宠礼〉~723~
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晋书》卷六十七〈郗鉴列传·郗超〉~803~
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超亦深自结纳。时王珣为温主簿,亦为温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
典故
乱石听
 
人那不如石
 
对石说茎
  
生公说法
 
石犹顽
 
说法生公

相关人物
竺道生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四十九〈史传部一〉~266~
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
典故
堕贡生贫
 
贡公弹

相关人物
王吉
 
贡禹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王吉〉~3066~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元帝初即位,遣使者徵贡禹与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复遣使者吊祠云。唐·颜师古注曰:「弹冠者,且入仕也。」
《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列传·萧望之·(子)萧育〉~3290~
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典故  
蕊粉新妆
 
额点梅花

相关人物
寿阳公主


《宋书》
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据《事类赋》卷二十六「寿阳之妆更新」注引)

例句

额点梅花样,心通棘刺情。 吴融 个人三十韵

自知终古清香在,更出梅妆弄晚霞。 张贲 和鲁望白菊

琼瑶初绽岭头葩,蕊粉新妆姹女家。 徐夤 梅花

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牛峤 红蔷薇

若教貌向南朝见,定却梅妆似等闲。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二十三

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罗隐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韦庄 春愁

典故
相关人物
伯夷
 
吕尚(姜太公)


《孟子注疏》卷七下〈离娄章句上〉~33~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例句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杜甫 寄赞上人

典故
三士桃
 
二士桃
 
二桃弃
  
二桃杀士
 
泣二桃
  
齐相二桃
 
齐相计

相关人物
公孙接
 
古冶子
 
晏婴
 
田开疆
 
齐景公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简释

三士桃:喻指用计杀人。唐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


例句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李白 惧谗

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李白 梁甫吟

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 卢象 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

典故
二桃三士
 
冶子田强

相关人物
公孙接
 
田开疆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之义晏子谏〉~64~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典故 
公冶非罪
 
翻车粟
 
覆车粟
 
通鸟语

相关人物
扬宣


《论语注疏·公冶长》~4~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义疏》
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反,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囚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雀雀,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雀雀,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
《艺文类聚》卷九十
《益部耆旧传》曰:扬宣为河内太守,行县,有群雀鸣桑树上。宣谓吏曰「前有覆车粟,此雀相随,欲往食之。」行数里,果如其言。

例句

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 李白 空城雀

《漢語大詞典》:十八公
指松。松字拆开则为十、八、公三字,故称。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晋 张勃 《吴录》:“ 丁固 梦松树生其腹上。人谓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年,其为公乎!’” 宋 苏轼 《夜烧松明火》诗:“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元 方回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诗:“临轩十八公,老寿藤萝缠。”
《漢語大詞典》:梦松(夢松)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 、 孟仁 为司徒、司空” 裴松之 注引《吴书》:“初, 固 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因以“梦松”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
分類:祝人三公
《漢語大詞典》:松公
称老松树。 唐 杜牧 《朱坡》诗:“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
分類:老松松树
《漢語大詞典》:三千牍(三千牘)
史记·滑稽列传:“ 朔 ( 东方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千之姪》:“闭门试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金 元好问 《帝城》诗之一:“悠悠未了三千牘,碌碌翻随十九人。”
《國語辭典》:冷官  拼音:lěng guān
清閒、地位不重要的官职。唐。张籍 早春閒游诗:「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宋。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也作「冷宦」。
《漢語大詞典》:生公石
相传为 晋 竺道生 ( 生公 )讲经处。在今 苏州 虎丘山 下。此外大石盘陀径亩,上下平衍,可坐千人,故又称千人石。 明 王世贞 《邀助甫游虎丘》诗:“逃禪再起 生公 石,倚醉频呼 陆羽 茶。” 清 钱谦益 《虎丘秋月图题赠似虞周翁》诗:“惟有 生公 石,盘陀閲成亏。”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诗之三:“ 生公 石畔广场开, 短簿祠 荒闭緑苔。”参见“ 生公 ”。
分類:生公讲经
《漢語大詞典》:生公
晋 末高僧 竺道生 的尊称。相传 生公 曾于 苏州 虎丘寺 立石为徒,讲《涅槃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唐 李绅 《鉴玄影堂》诗:“深夜月明松子落,儼然听法侍 生公 。”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 生公 説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元 顾瑛 《虎丘十咏·生公台》:“ 生公 聚白石,麈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那 虎丘山 上,不过一座庙;半山上有一堆乱石,内中一块石头,同馒头一般,上面鏨了‘点头’两个字,説这里是 生公 説法臺的故址,那一块便是点头的顽石。”
《國語辭典》:寿阳公主(壽陽公主)  拼音:shòu yáng gōng zhǔ
南朝宋武帝女。相传其曾昼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瓣之花,拂之不去,后人乃仿之成梅花妆。
《國語辭典》:寿阳妆(壽陽妝)  拼音:shòu yáng zhuāng
女子华美的面额装饰。参见「梅花妆」条。宋。毛滂 浣溪沙。蜡烛花中月满窗词:「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
《國語辭典》:梅花妆(梅花妝)  拼音:méi huā zhuāng
相传南朝宋寿阳公主白天卧睡在含章殿下,梅花落在公主额头上,挥拂不去。后人多效法在额头上描画梅花之形。见《太平御览。卷九七○。果部。梅》。后形容女子美艳的面额装饰或梅花的艳丽。也作「梅妆」、「额妆」、「寿妆」、「寿阳妆」。
《國語辭典》:寿阳妆(壽陽妝)  拼音:shòu yáng zhuāng
女子华美的面额装饰。参见「梅花妆」条。宋。毛滂 浣溪沙。蜡烛花中月满窗词:「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
《國語辭典》:二老  拼音:èr lǎo
1.尊称同时或异代齐名的长者。《孟子。离娄上》:「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兴作,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晋。郭璞〈登百尺楼赋〉:「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
2.父母。如:「他定期寄钱回家奉养二老。」
《國語辭典》:二桃杀三士(二桃殺三士)  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春秋时齐相晏婴向景公献计以二桃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论功领赏,欲其自相残杀以除后患。后三人因此而自杀。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后比喻运用计谋杀人。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唐。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漢語大詞典》:齐三士(齊三士)
指 春秋 齐景公 时 公孙接 、 田开疆 、 古冶子 三勇士。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 齐 三士,抚卷谁知 鲁 二生。”参见“ 二桃杀三士 ”。
分類:古冶子
《國語辭典》:二桃杀三士(二桃殺三士)  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春秋时齐相晏婴向景公献计以二桃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论功领赏,欲其自相残杀以除后患。后三人因此而自杀。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后比喻运用计谋杀人。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唐。李白〈惧谗〉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漢語大詞典》:公冶罪
《论语·公冶长》:“子谓 公冶长 ,‘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后因以“公冶罪”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宋 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餘旬。各閔伤弓翼,聊同煦沫鳞。谁知 公冶 罪,众笑 伯龙 贪。”
分類:无辜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