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智慧型车辆暨公路系统(智慧型车辆暨公路系统)  拼音:zhì huì xíng chē liàng jì gōng lù xì tǒng
一种包括票證电脑化、车辆控制、公共运输等公路车辆电脑化各系统的总称。为英文Intelligent vehicle high way system的意译。英文缩称为IVHS。
《国语辞典》:东西横贯公路(东西横贯公路)  拼音:dōng xī héng guàn gōng lù
1.横贯东西部的公路。如中部横贯公路、北部横贯公路、南部横贯公路等。
2.特指中部横贯公路。参见「中部横贯公路」条。
《国语辞典》:汉宝草屯线道路(汉宝草屯线道路)  拼音:hàn bǎo cǎo tún xiàn dào lù
公路名。台湾第一条东西快速道路。西起彰化县西滨快速道路下汉宝附近,东至南投县草屯。全长三十三点九公里。民国八十三年五月十日动工,预订八十七年完工通车。
《国语辞典》:中山高速公路  拼音:zhōng shān gāo sù gōng lù
我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公路。位于台湾本岛西侧,北起基隆市,南迄高雄市,连接台湾西部各大都市、城镇,以及北部的基隆港与南部的高雄港两大国际港口。全长三百七十馀公里,民国五十九年开工,六十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全线通车,一〇五年又向南延伸近二公里。简称「中山高」。
《国语辞典》:中部横贯公路(中部横贯公路)  拼音:zhōng bù héng guàn gōng lù
横贯台湾中部的公路。西起台中市东势区,沿大甲溪东行,经谷关、德基到梨山,越合欢山后沿立雾溪下行,经洛韶、天祥到花莲县太鲁阁峡谷,东抵花莲市。全长三百五十一公里,于民国四十九年完工,沿途层峰重峦,断崖峭壁,为著名观光胜地。也称为「东西横贯公路」。
《国语辞典》:西滨大桥(西滨大桥)  拼音:xī bīn dà qiáo
台湾地区最长的一座预力混凝土公路桥梁。位于彰化、云林两县交界的浊水溪上,距出海口三公里,横跨彰化县大城乡西港村及云林县麦寮乡桥头村。是西部滨海公路在台湾西部走廊地带交通运输的锁钥,对带动西部沿海地区的繁荣、发展很有助益。于民国七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开工,八十年七月三十一日完工,九月十四日正式通车。
《国语辞典》:伯明罕  拼音:bó míng hǎn
Birmingham
城市名。位于英国英格兰中西部。为铁路、公路和运河交通枢纽。附近产煤、铁,工业非常发达,早期有世界工厂之称。以机械工业最繁盛。
《国语辞典》:站址  拼音:zhàn zhǐ
1.指基地台所在的地方。
2.指运输业、铁路、公路的车站所在的地方。
3.网路中每部电脑所在的位置代称。如IP位址(IP Address)。
《国语辞典》:公路节(公路节)  拼音:gōng lù jié
中华道路协会因公路法自民国四十九年七月一日起施行,决定并呈准以五十四年七月一日为第一届公路节。
《国语辞典》:后龙镇(后龙镇)  拼音:hòu lóng zhèn
乡镇名。位居苗栗县,后龙溪过其南,纵贯铁路海线及纵贯公路经此。清时为一大贸易港,盛极一时,后渐萧条。境内有打磺坑,出产油气。
《国语辞典》:分道岛(分道岛)  拼音:fēn dào dǎo
一种公路岛。设置于同向车道内,用以分隔各类车辆之行驶路线,使其互不侵越。
《国语辞典》:分向岛(分向岛)  拼音:fēn xiàng dǎo
一种公路岛。设置于道路的中央,为相对方向行驶车辆的分隔境界。也称为「中央分隔岛」。
《国语辞典》:调度场(调度场)  拼音:diào dù cháng
铁公路及客货运公司安排路线,派发车辆的场所。如:「由于阳明山花季来到,台北市公车处从各地调度场抽调班车,以纾解拥挤的交通。」
《国语辞典》:驾照(驾照)  拼音:jià zhào
驾驶汽机车的许可凭證。由驾驶人向公路监理机关申请登记,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如:「他终于通过考试,拿到驾照了。」
《国语辞典》:北宜公路  拼音:běi yí gōng lù
台北至宜兰的山区省九号公路。道路曲折多弯,有九弯十八拐之称。沿途风景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