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直
公正耿直。吕氏春秋·高义:“ 荆昭王 之时,有士焉曰 石渚 ,其为人也,公直无私。” 唐 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郎》诗:“应是随先帝,依前作近臣。平生任公直,爱弟尚风尘。”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我平生心量最公直,堪与国家作柱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人之一心,慈祥者为阳,惨毒者为阴;坦白者为阳,深险者为阴;公直者为阳,私曲者为阴。”
分類:公正耿直
《漢語大詞典》:公亮
公正诚信。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时未立太子, 临菑侯 植 有才而爱。 太祖 狐疑,以函令密访於外。唯 琰 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 琰 以死守之。’ 植 , 琰 之兄女婿也。 太祖 贵其公亮,喟然嘆息,迁中尉。”
《漢語大詞典》:清峻
(1).廉洁高尚。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李舟 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2).清远高耸貌。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卢尚书 简辞 有别墅,近枕 伊水 ,亭榭清峻。”
(3).简约严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文宗 好五言诗,品格与 肃 、 代 、 宪宗 同,而古调尤清峻。” 明 李梦阳 《驳何氏论文书》:“沉著、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五:“欲识遥深清峻旨, 嵇公 琴散 阮公 怀。”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 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4).公正刚直。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公 既治 淮南 ,决 吴湘 之狱,而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 严 张 之风也。”
《漢語大詞典》:公诚(公誠)
公正诚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國語辭典》:偏私  拼音:piān sī
偏袒徇私。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母亲极是慈爱,况且是小的一个,有甚么偏私?」也作「偏阿」。
《國語辭典》:严正(嚴正)  拼音:yán zhèng
庄严端正。如:「持论严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
《漢語大詞典》:诚悬(誠懸)
亦作“ 诚县 ”。 喻指处事公正明察。语本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 郑玄 注:“衡,称也;悬谓锤也。” 孔颖达 疏:“衡谓称,衡县谓称锤;诚,审也。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 唐 刘梦得 《荐处士王龟》:“况遇相公持衡,敢有所启;诚悬之下,轻重难欺。”
《漢語大詞典》:平格
公正至善。书·君奭:“公曰: 君奭 !天寿平格,保乂 有殷 。” 孔颖达 疏:“ 殷 之先王有平至之德,故能安治 有殷 。” 明 张居正 《翰林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盖公向之所言,无一不售者,公信可谓平格之臣已。”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上有寿考之圣人,下即有平格之硕辅。”
分類:公正至善
《國語辭典》:六情  拼音:liù qíng
人的六种情感。指喜、怒、哀、乐、好、恶。《文选。陆机。文赋》:「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触外境与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种感官功能。《西游记》第一七回:「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漢語大詞典》:公谨(公謹)
公正谨慎。 唐 杜牧 《裴诒除监察御史里行桂管支使等制》:“守臣有司,上言请士,皆曰 詒 等士族之中,有政事科名,清廉公谨,尝经职守,称有才能。”
分類:公正谨慎
《漢語大詞典》:清举(清舉)
(1).清明公正的选用或推荐。《晋书·阮籍传》:“补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廻谬恩,以光清举。” 宋 范仲淹 《过陈州上晏相公》诗:“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宋 沈辽 《代人上太守求荐书》:“或曰阁下以某之疾为不足,以辱清举。”
(2).清俊超逸。世说新语·赏誉“ 殷中军 道 右军 ‘清鉴贵要’”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晋安帝纪》:“ 羲之 风骨清举也。”世说新语·文学“人以比 王苟子 ” 刘孝标 注引 王愔 《文字志》:“ 脩 明秀有美称,善隶行书,号曰流奕清举。” 苟子 为 王脩 小字。 唐 高彦休 《阙史·崔起居题上马图》:“ 崔雍 起居,誉望清举,尤嗜古书图画。”
(3).谓声音清脆而悠扬。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建康俗尚:“性好文学,音辞清举。”
《國語辭典》:公评(公評)  拼音:gōng píng
1.公平的论断。《红楼梦》第三八回:「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
2.众人公开的评议。
《國語辭典》:淑均  拼音:shú jūn
善良公正。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分類:善良公正
《漢語大詞典》:卖直(賣直)
故意表示公正忠直以获取名声。 唐 陆贽 《又答论姜公辅状》:“ 公辅 知朕必拟移改,所以固论造塔事,卖直取名,据此用心,岂是良善。” 明 李开先 《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北泉蓝公墓志铭》:“至於老成持重,务存大体,非若新进之士卖直生事,沽名塞责者。” 清 李逊之 《三朝野记·泰昌朝纪事》:“应 麟 疑君卖直,降边方杂职。”
《漢語大詞典》:廉公
清廉公正。《后汉书·马援传》:“ 龙伯高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明史·循吏传·史诚祖:“持身励志,一於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