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国语罗马字(国语罗马字)  拼音:guó yǔ luó mǎ zì
民国十七年由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的应用罗马字母,有别于国语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等。特点是用罗马字母变化表示声调。如iou(幽),you(由),yeou(有),yow(佑)。民国二十九年,由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决议改名为「译音符号」。民国七十五年一月,并依此修订成「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公告供各界采用。
《国语辞典》:有线电视暂行条例(有线电视暂行条例)  拼音:yǒu xiàn diàn shì zhàn xíng tiáo lì
指民国八十二年八月「有线电视法」公布实施后,同年十一月由当时的行政院新闻局据其中第六十九条第一项所订定的「有线电视节目播送系统暂行管理办法」。其目的在开放业者申设有线电视系统,将当时非法经营之数百家「第四台」纳入管理。
《国语辞典》:平均地权条例(平均地权条例)  拼音:píng jūn dì quán tiáo lì
民国六十六年立法院通过,总统明令公布的土地政策法规,以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或地主因地租与地价上涨得暴利。内含规定地价、照价徵税、照价收买、及涨价归公等项目。
《国语辞典》:五五宪草(五五宪草)  拼音:wǔ wǔ xiàn cǎo
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其官方名称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乃训政时期国民政府在中国国民党的指导监督下,经三年讨论修正,拟订的草案。但因抗战等诸多因素,直至民国三十六年才公布正式宪法,并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施行。
《国语辞典》:中华新韵(中华新韵)  拼音:zhōng huá xīn yùn
书名。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民国三十年由国民政府公布。韵分十八部,分韵所用读音标准,则以二十一年教育部所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为依据。每韵韵目下注注音符号,代表本韵韵值,并注明「通」、「别」情形。韵字以不加注为原则,遇必要时,始加简注。
《国语辞典》:兵役节(兵役节)  拼音:bīng yì jié
民国二十三年六月,国民政府公布《兵役法》,明定采取徵兵制度,二十五年三月一日正式施行。三十二年特定兵役法施行之日为「兵役节」。
《国语辞典》:黄皮书(黄皮书)  拼音:huáng pí shū
1.法国政府所公布的正式文书。因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皮书」。
2.出入境时所需具备的个人防疫注射證明书。其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皮书」。
《國語辭典》:坐红椅子(坐紅椅子)  拼音:zuò hóng yǐ zi
考试名列榜末,当朱笔钩处,俗称为「坐红椅子」。
《国语辞典》:榜单(榜单)  拼音:bǎng dān
公布录取人员的名单。如:「许多考生瞪大眼睛,看著刚贴出来的榜单,寻找自己的名字。」
《国语辞典》:对奖(对奖)  拼音:duì jiǎng
比对票根与赠奖活动公布的中奖号码。如:「统一发票两个月对奖一次。」
《国语辞典》:点榜(点榜)  拼音:diǎn bǎng
古代科举制度,由主试官在榜单公布前,于榜单内所列录取人名下用红笔画圆圈,以示慎重,称为「点榜」。
《国语辞典》:揭布  拼音:jiē bù
揭露公布。如:「这项丑闻一经媒体揭布,举世哗然。」
分类:揭露公布
《国语辞典》:登记入学(登记入学)  拼音:dēng jì rù xué
考生于考试后,成绩达到试委会公布的最低录取标准,才具有登记入学资格。由试委会或各校按考生成绩高低顺序,分成若干梯次办理登记,至额满为止。
《国语辞典》:警察节(警察节)  拼音:jǐng chá jié
《警察法》于民国四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公布实施,内政部警政署为资纪念,并慰勉警察辛劳,自六十八年起,特定此日为「警察节」。
《国语辞典》:药师节(药师节)  拼音:yào shī jié
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五日,国民政府卫生部公布《药师暂行条例》,药师遂成为专门职业名称。四十六年一月十五日,全国药剂师在台北举行第一届大会,决定以是日为「药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