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03,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八县
八姨
八咏楼
八亩
八韵
腊八
八舍
八王
八凯
八重
八龄
八陵
八贤
八蚕
八升
《骈字类编》:八县(八县)
史记穰侯传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 晋书宣帝纪天子以帝为丞相增颍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前八县邑二万户奏事不名固让丞相冬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固让九锡
《漢語大詞典》:八姨
唐 杨贵妃 姊 秦国夫人 。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 贵妃 ﹞有姊三人,皆有才貌, 玄宗 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 韩国 ;三姨,封 虢国 ;八姨,封 秦国 。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宋 苏轼 《虢国夫人夜游图》诗:“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裂土封三国,缠头爱八姨。”
《漢語大詞典》:八咏楼(八詠樓)
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南隅, 婺江 北岸。 南朝 齐 太守 沈约 于 隆昌 元年(公元494年)建。原名“元畅楼”。 宋 至道 中,郡守 冯伉 因 沈约 曾于此作《八咏诗》,改名“八咏楼”。历代迭经毁建,现存建筑乃 清 代所建。 唐 李白 、 崔颢 、 宋 李清照 , 清 吴伟业 等均有题咏。
《骈字类编》:八亩(八亩)
元史世祖纪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骈字类编》:八韵(八韵)
全唐诗话见八义下八白居易酬张太祝晚秋见寄诗一章锦绣叚韵 琼瑶音 郑谷吊水部贾员外嵩诗八韵与五字俱为时所先下韦庄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见六铢
《國語辭典》:腊八(臘八)  拼音:là bā
古代于腊月祭祀祖先、百神,起初并无固定日期,直到南北朝佛教盛行后,因腊月(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各寺皆举行浴佛会,于是将腊月祭日与佛教的仪式混合为一,定初八为祭祀日,后才有腊八的名称。也称为「佛成道日」、「腊日」。
《漢語大詞典》:八舍
古代庶子宿卫王宫的八处休沐之所。后借指皇帝近臣宫内住处。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内参常伯,荣高八舍。” 唐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参见“ 八次 ”。
《漢語大詞典》:八次
古代庶子宿卫王宫之处。因在王宫之四方四隅,故云八。《周礼·天官·宫伯》:“授八次八舍之职事。” 郑玄 注:“衞王宫者,必居四角四中,於徼候便也。 郑司农 云:‘庶子衞王宫,在内为次,在外为舍。’次,其宿衞所在;舍,其休沐之处。”
《漢語大詞典》:八王
(1). 晋惠帝 ( 司马衷 )时,宗室诸王间大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指 汝南王 亮 、 楚王 玮 、 赵王 伦 、 齐王 冏 、 长沙王 乂 、 成都王 颖 、 河间王 颙 、 东海王 越 。详“ 八王之乱 ”。
(2). 晋 代 王祥 、 王衍 、 王绥 、 王澄 、 王敦 、 王导 、 王戎 、 王玄 的合称。晋书·裴秀传:“ 裴 、 王 二族盛於 魏 晋 之世,时人以为八 裴 方八 王 。 徽 比 王祥 , 楷 比 王衍 , 康 比 王绥 , 绰 比 王澄 , 瓚 比 王敦 , 遐 比 王导 , 頠 比 王戎 , 邈 比 王玄 云。”
《國語辭典》:八王之乱(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互相争杀,遂成大乱,史称为「八王之乱」。
《漢語大詞典》:八凯(八凱)
见“ 八愷 ”。
《國語辭典》:八恺(八愷)  拼音:bā kǎi
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敱、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唐。杨夔 复宫阙后上执政书:「舜承尧禅,当太平至理之后,犹且放四凶,举八元八恺,而后百揆四门,方克调序。」
《骈字类编》:八重
唐 章八元 天台道中示同行 八重岩崿叠晴空,九色烟霞绕洞宫。
《骈字类编》:八龄(八龄)
元 刘因 呈保定诸公 八龄书草字,观者如堵墙。
《骈字类编》:八陵
尔雅八陵东陵阠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雁门是也陵莫大于加陵梁莫大于湨梁坟莫大于河坟八后汉书郡国志蜀郡县 陵
《漢語大詞典》:八贤(八賢)
八个贤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万 作《八贤论》,与 孙兴公 往反,小有利钝。” 刘孝标 注:“《中兴书》: 万 善属文,能谈论, 万 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渔夫、 屈原 、 季主 、 贾谊 、 楚 老、 龚胜 、 孙登 、 嵇康 也。”
分類:贤人
《漢語大詞典》:八蚕(八蠶)
(1).谓一年八熟的蚕。文选·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緜。” 李善 注引《交州记》曰:“一岁八蚕茧出 日南 也。” 唐 王涣 《惆怅诗》之一:“八蚕薄絮鸳鸯綺,半夜佳期并枕眠。”
(2).指养蚕一岁成熟八次。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一岁八蚕,已惊其骤。”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广东月令:十月,八蚕之功毕。”参见“ 八辈蚕 ”。
《漢語大詞典》:八辈蚕(八輩蠶)
一年八熟的蚕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桑柘:“ 俞益期 《牋》曰:‘ 日南 蚕八熟,茧软而薄……’《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蚢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末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亦称“ 八茧蚕 ”。 唐 李贺 《南园》之二:“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 吴王 八茧蚕。”
分類:一年
《骈字类编》:八升
元史兵志见五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