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03,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八功
八声
八彩
八溟
八员
八解
四八
八幅
八道
八蜡
八神
六八
八俊
八文
八士
《骈字类编》:八功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见七宝下
《骈字类编》:八声(八声)
梁昭明太子谢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见四辩下
《漢語大詞典》:八彩(八綵)
见“ 八采 ”。
《漢語大詞典》:八采
亦作“ 八彩 ”。亦作“ 八綵 ”。
(1).八种彩色。 梁 沈约 《内典序》:“莫不龙章八采,琼花九色。”新唐书·南蛮传下·骠:“裙襦画鸟兽草木,文以八綵杂华。”
(2).孔丛子·居卫:“昔 尧 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后因以“八彩”指 尧 眉或形容帝王容颜。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清 邹容 《革命歌》:“但要救民登衽席,不须八彩与重瞳。”
(3).谓 隋 卢思道 作 北齐 文宣帝 挽歌十首,被采用八首。 唐 元稹 《重酬乐天》诗:“百篇书判从饶 白 ,八采诗章未伏 卢 。”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卢思道 ﹞时人称为‘八米卢郎’,‘米’字盖‘采’字之误也。十首中采八首耳。”参见“ 八米卢郎 ”。
《漢語大詞典》:八溟
亦作“ 八冥 ”。 即八海。泛指天下所有湖海。亦以指天下。 唐 杜甫 《客居》诗:“安得覆八溟,为君洗乾坤。”云笈七籤卷二三:“澜池玉润,流洒八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城环万里,富雄八溟。”
分類:天下湖海
《骈字类编》:八员(八员)
唐书李适传见八节下 辍耕录见八府下
《骈字类编》:八解
魏晋 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 六度启穷俗,八解濯世缨。
《漢語大詞典》:四八
指四时八节。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是以惠和畅於九区,则七耀得於玄昊;残害著於品物,则二气谬於四八。”隋书·天文志上:“ 张平子 、 陆公纪 之徒,咸以为推步七曜之道,以度历象昏明之证候,校以四八之气,考以漏刻之分,占晷影之往来,求形验於事情,莫密於浑象也。”
分類:四八
《骈字类编》:八幅
唐 施肩吾 杂曲歌辞 其二 定情乐 感郎双条脱,新破八幅绡。
《骈字类编》:八道
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晋书宣帝纪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首传京师长宋史天文志至道二年二月丙子夜西方苍白色气 短八道如彗扫稍经天汉参错如交蛇诸又艺文志太上八道命籍二巷至元史百官志江南 道行御史台设官品秩同内台 元十四年始置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寻徙杭州又徙江州二十三年迁于建康以监临东南诸省统制各道宪司而总诸内台初置大夫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一员统淮东淮西湖北浙东浙西江东江西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十五年增江南湖北岭南广西福建广东三道二十三年以淮东淮西山南三道拨隶内台三十年增海北海南一道大德元年定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设官九员以监江浙江西湖广三省统江东江西浙东浙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十道下又世祖纪置八道提刑按察司 云笈七签见八素 参同契阳以三立阴以八道八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复有八道是解脱道云何为 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派陈𢋫游龙词枝流潜行大地底 作八道如霆奔
《國語辭典》:八蜡  拼音:bā zhà
蜡,周代田事完毕后由官方所举行的祭祀典礼。八蜡为祭拜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神明。《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國語辭典》:八神  拼音:bā shén
1.古代齐国所祭祀的神。八神分别为:一、天主,祠天齐;二、地主,祠泰山梁父;三、兵主,祠蚩尤;四、阴主,祠三山;五、阳主,祠之罘;六、月主,祠之莱山;七、日主,祠成山;八、四时主,祠琅邪。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2.八方之神。《汉书。卷六。武帝纪》:「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东汉。文颖。注:「武帝祭太一,并祭名山于太坛西南,开除八通鬼道,故言用事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文选。扬雄。甘泉赋》:「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
3.帝喾妃所生之八子。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妃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为八神。」也作「八力」、「八翌」、「八英」。
4.周代田事所祭拜的神。参见「八蜡」条。
《國語辭典》:八蜡  拼音:bā zhà
蜡,周代田事完毕后由官方所举行的祭祀典礼。八蜡为祭拜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神明。《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骈字类编》:六八
周易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注七九阳数六八阴数 论语八佾舞于庭注天子八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疏天子八佾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八四十八人大夫四四八三十二人士二二八十六人帝宋书乐志见二八下至魏书礼志案魏氏故事魏明 以景初三年正月崩 五年正月积二十五晦为大祥太常孔美博士赵怡等以为𧝓在二十七月到其年四月依礼应袷散骑常侍王肃博士乐详等以为禫在祥月其年二月应宜袷祭虽孔王异议六八殊制至于丧毕之袷明年之禘其义一焉 云笈七签见五龟下四张行成元包数义天统乎体八变而终于十六易用 十九蓍者存挂一之数为太极则六八四十八者体中之用也
《國語辭典》:八俊  拼音:bā jùn
俊,聪明才智很高。八俊指东汉时八位有才望的人:(1)周举、杜乔、周栩、冯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八人同时拜使,巡行天下,劾奏贪猾,表荐公清,世称为「八俊」。见《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2)指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宇八人。(3)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八人,当时皆同享才名,也称为「八俊」。见《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
《骈字类编》:八文
乾凿度先元皇介而后有垂皇策而后有万形经而后有乾文纬而后有乾凿㡯而后有考灵经而后有制灵图而后有河图八文而后有希夷名而后有含文嘉而后有稽命图而后有坟文而后有八文而后有元命包
《漢語大詞典》:八士
相传 周 代八个有才能的人。论语·微子:“ 周 有八士: 伯达 、 伯适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 贾逵 谓为 文王 时人, 郑玄 说是 成王 时人, 刘向 、 马融 说是 宣王 时人。并见论语·微子 宋 邢昺 疏。 清 朱右曾 《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 武王 时人。
分類:有才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