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辉 → 煇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黄辉(黄輝)
黄色的光辉。 汉 班固 《典引》:“扰緇文皓质於郊,升黄辉采鳞於沼。”
分類:黄色光辉
《漢語大詞典》:宣曜
显耀光辉。后汉书·郎顗传:“夫天之应人,疾於景响,而自从入岁,常有蒙气,月不舒光,日不宣曜。”
《漢語大詞典》:辉容(輝容)
光辉的容仪。 南朝 宋 殷淡 《宋章庙乐舞歌·肃咸乐》:“尊事威仪,辉容昭敍。”
分類:光辉容仪
《漢語大詞典》:煇耀
光辉照耀。三国志·魏志·刘劭传:“惟陛下垂优游之听,使 劭 承清閒之欢,得自尽於前,则德音上通,煇燿日新矣。” 清 黄子云 《画鹰》诗:“金眸左右动,煇燿练光碎。”
《國語辭典》:背光  拼音:bèi guāng
光线不能直接照到,称为「背光」。如:「背光照像,镁光灯的强度要够。」
《漢語大詞典》:圣辉(聖輝)
圣德的光辉。多为称颂帝王之词。 晋 陆云 《盛德颂》:“瞻仰山川,旧物不替,永惟圣辉,罔识所凭。”
《漢語大詞典》:荣泽(榮澤)
(1).光辉的遗泽。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 拉丁 者, 罗马 之别名也。此等国民,沐古 罗马 之荣泽,以进於文明之域。”
(2).古地名。吕氏春秋·忠廉:“ 翟 人至,及 懿公 於 荣泽 ,杀之。”
《漢語大詞典》:沦照(淪照)
谓失去光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慧日沦照,世界闇冥。”
分類:失去光辉
《漢語大詞典》:龙曜(龍曜)
亦作“ 龙耀 ”。
(1).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神 烛龙 ,张开眼睛,便能使天下光明。亦有谓其驾日、衔珠或烛。后因以“龙曜”指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威仰弛苍郊,龙曜表皇隰。”
(2).指光耀、光辉。《全唐诗》卷八六四载《霅溪夜宴诗》:“珠光龙耀火燑燑,夜接朝云宴渚宫。”参见“ 烛龙 ”。
(3).胆神名。道教以为五脏俱有神。黄庭内景经·心神章:“胆神 龙曜 字 威明 。” 梁丘子 注:“胆色青黄,故曰 龙曜 ;主於勇捍,故曰 威明 。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者也。”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身体·胆神图说:“神名 龙耀 ,字 威明 。”
《國語辭典》:烛龙(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借指太阳。唐。李邕〈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明。谢谠《四喜记》第八出:「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漢語大詞典》:离晖(離暉)
太阳的光辉。喻帝王的恩泽。镜花缘第六七回:“伏维陛下坤德无疆,离暉久照。”
《漢語大詞典》:德煇
亦作“ 德辉 ”。 仁德的光辉。礼记·乐记:“故德煇动於内,而民莫不承听。”汉书·贾谊传:“凤皇翔於千仞兮,览德煇而下之。”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分類:仁德光辉
《漢語大詞典》:庆辉(慶輝)
吉祥的光辉。 南朝 宋 虞通之 《明堂颂》:“庆辉旁烛,休光下盈。”
分類:吉祥光辉
《國語辭典》:脱光(脫光)  拼音:tuō guāng
1.日、月蚀。《晋书。卷一二。天文志中》:「闇,谓日月蚀,或曰脱光也。」
2.衣服全部脱去。《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这有什么,天热作兴的。他倒也听话,果然脱光了。」
《漢語大詞典》:炳朗
亦作“ 炳朗 ”。亦作“ 炳琅 ”。亦作“ 炳烺 ”。 光辉照耀。 三国 吴 无名氏 《天发神谶碑》:“上天宣命昭太平,文字炳朖。” 明 方孝孺 《关王庙碑》:“其炳朗灵变者,不与众人俱。” 明 张居正 《送大曹长旸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古硕彦名流,炳琅当代、焜耀千禩者,咸於困踣中起之,诚非倖也。” 明 高攀龙 《〈瞿元立先生集〉序》:“先生之学……遂卓卓炳烺宇内。”
《漢語大詞典》:贞光(貞光)
贞洁的光辉。 晋 孙承 《嘉遁赋》:“有嘉遯之玄人,含贞光之凯迈;靡薜荔于苑柳,荫翠叶之云葢。” 清 丘逢甲 《烈妇篇为广东候补从九品冯景釐继室方孺人作》:“蕤编铸出此奇女,勃鬱书气生贞光。”
分類:贞洁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