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逆光  拼音:nì guāng
一种摄影的技巧手法。由于背光的被摄物会因为光影的作用,在其物体周围产生边缘光的现象,使被摄物呈现出的画面产生深度,更具视觉效果。
《國語辭典》:映像  拼音:yìng xiàng
由于光线的曲折反射作用而现出的影像。
《國語辭典》:折光  拼音:zhé guāng
光线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因介质的密度不同而改变前进的方向,产生折射,称为「折光」。
《漢語大詞典》:昼盲(晝盲)
(1).昼冥,白昼昏暗。吕氏春秋·明理:“有众日竝出,有昼盲,有霄见。” 高诱 注:“盲,冥也。” 陈奇猷 校释:“盲为冥之假字。”
(2).眼疾名。患者于光线暗弱时目能视物,而在白昼光线充足之际反不能见。
《國語辭典》:扎眼  拼音:zhā yǎn
1.刺眼。如:「拉上窗帘吧,阳光好扎眼。」
2.惹人注意。如:「你别穿这大红大绿的衣服,怪扎眼的。」
《国语辞典》:网屏(网屏)  拼音:wǎng píng
照相时,置于感光片前的网线版,作用在使原稿反射或透射的光线,经过网屏分解,在底片上构成不连续的大小网点或粗细不同的网线。
《漢語大詞典》:透光鉴(透光鑑)
一种能透过光线的古铜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有科学的记载。当镜面受日光或灯的聚光照射时,镜背的铭文或纹饰便可投映在白壁上。上海博物馆藏有 西汉 时代的这种古镜。我国现已掌握透光鉴的铸造技术。
《國語辭典》:透明度  拼音:tòu míng dù
透光的程度。
《國語辭典》:透明体(透明體)  拼音:tòu míng tǐ
光线可以完全通过的物体。如空气、玻璃等。
《國語辭典》:叶绿素(葉綠素)  拼音:yè lǜ sù
植物叶绿体内的绿色色素,为光合作用中吸收及传递光能的主要物质。
《国语辞典》:闪闪烁烁(闪闪烁烁)  拼音:shǎn shǎn shuò shuò
光线明灭不定的样子。如:「圣诞树上的灯光在夜里闪闪烁烁,十分引人注目。」
《国语辞典》:光化作用  拼音:guāng huà zuò yòng
物质受光线照射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如照相底片的感光。
《国语辞典》:忽明忽灭(忽明忽灭)  拼音:hū míng hū miè
光线明暗不定的样子。如:「草丛里忽明忽灭的,原来是萤火虫在飞舞著。」
《国语辞典》:无光探照灯(无光探照灯)  拼音:wú guāng tàn zhào dēng
不用普通光线,而采用红外线的探照灯。西元一九二七年为英人佩特所发明,能透过重雾。
《国语辞典》:对面不见人(对面不见人)  拼音:duì miàn bù jiàn rén
形容光线昏暗看不见任何东西。《西游记》第三三回:「对面不见人,捉白不见黑,哄那怪道,只说装了天,以助行者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