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预展(預展)
在展览会正式开幕前先行展览,请人参观,提出改进意见,再正式展出。《新民晚报》1991.2.22:“ 上海 服装下周赴 苏联 展出,昨在‘锦江’预展赢得满堂彩。”
《漢語大詞典》:乡请(鄉請)
南宋 科举制度,于乡贡前一年先行乡饮酒礼,然后送试院。州县邀请合格应举的士子赴乡饮酒礼,称为“乡请”。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柯公 是年乡请,次年登科。”
《漢語大詞典》:塘报(塘報)
(1).军事情报。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 明 单本《蕉帕记·陷差》:“小官今日见塘报,那 兀朮 会同 刘豫 围住 白鹿冈 一带了。”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塘报:“今军情紧急走报者,国初有刻期百户所,后改曰塘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 淮 境。”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昨日,左营裨将有塘报寄来。” 清 钱谦益 《承事郎郭君墓志铭》:“ 魏潭 至 荔川 数百里,举烽燧,设塘报,一夕数惊。”
(2).邸报。 明 张居正 《奉谕拟辽东赏功疏》:“该同官大学士 吕调阳 等,録示阁中题稿,并该镇塘报,传奉圣意,欲臣议拟处分。”明史·陈新甲传:“一日,所遣职方郎 马绍愉 以密语报, 新甲 视之置几上。其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於是言路譁然。”
(3). 清 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
(4). 浙 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
《國語辭典》:前站  拼音:qián zhàn
行军或集体出行时,称将要停留的地点或将要到达的地点为「前站」。
《國語辭典》:打前站  拼音:dǎ qián zhàn
走在最前头或做开路先锋。《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漢語大詞典》:郊卜
古代帝王郊祭前先行占卜,吉则郊,不吉则不郊,谓之“郊卜”。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郊因先卜,不吉不敢郊。百神之祭不卜,而郊卜,郊祭最大也。”
《漢語大詞典》:送爵荐脯(送爵薦脯)
古代新妇婚后第二天初见舅姑时,先行祭礼,而后舅姑用酒食劳之。见仪礼·士昏礼。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七:“古者舅姑饗妇,行一献之礼,送爵荐脯,直用主宾相酬酢者处之。诚以付託之重,莫敢不敬也。”
《國語辭典》:相脚头(相腳頭)  拼音:xiàng jiǎo tóu
行窃前先来窥探门路。《水浒传》第二回:「张我庄内做什么?莫不来相脚头?」
《国语辞典》:逆向整合  拼音:nì xiàng zhěng hé
一种由下游产业先行发展,再逆向发展中、上游产业,并且再由上游整合中、下游所需的发展模式。如以我国石化工业为例,即先以下游加工业为基础,再发展出中间原料工业和基础工业。上游之中油在兴建轻油裂解厂之初,即先与中间原料厂协议好基本原料分配的比例,达成分配数量后,再依国际行情价格定价。中间原料厂或下游工厂再依市场实际需要量,进行调节性进口或出口。
《国语辞典》:领先指标(领先指标)  拼音:lǐng xiān zhǐ biāo
商业景气趋势的先行观测指数之一。藉以推测未来景气变动的情况。
《国语辞典》:诉讼费用(诉讼费用)  拼音:sù sòng fèi yòng
指因诉讼程序支出的费用。由原告或声请人先行缴纳,通常由败诉之当事人负担,法院亦得酌量情形,命两造分担。證人旅费、鉴定费等,也属于诉讼费用。
《国语辞典》:非定命论(非定命论)  拼音:fēi dìng mìng lùn
凡认为心意的变化发展,并不必受先行事态如遗传、气质、教育、境遇等之限制者,称为「非定命论」。
《国语辞典》:先斩后闻(先斩后闻)  拼音:xiān zhǎn hòu wén
旧时掌有重权的官员,遇有重犯,先行正法,然后奏闻朝廷。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也作「先行后闻」、「先斩后奏」。
《国语辞典》:先决问题(先决问题)  拼音:xiān jué wèn tí
应先行解决的问题。如:「民生为经济建设的先决问题。」
《国语辞典》:偷跑  拼音:tōu pǎo
1.暗地溜走。如:「他不习惯交际应酬的场面,就藉故偷跑。」
2.不按规定的时间而暗地里先行作为。如:「新的政策尚未公布,就已经有人投机偷跑,实在不该。」
《国语辞典》:开刃(开刃)  拼音:kāi rèn
刀、剪等第一次使用前先行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