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酒面  拼音:jiǔ miàn
饮酒后的脸。唐。白居易 赠晦叔忆梦得诗:「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宋。欧阳修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词:「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國語辭典》:酒底  拼音:jiǔ dǐ
宴席时,每行完一个酒令,则饮乾一杯酒,称为「酒底」。《红楼梦》第六二回:「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限酒底酒面。」一指饮酒时的馀兴。《野叟曝言》第一二五回:「如今验出来,才知老爷两个酒底,已许下夫妻之约,只把我们漫在鼓里。」
《國語辭典》:先施  拼音:xiān shī
1.先拜访或馈赠礼品。《礼记。中庸》:「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长途不觉委顿,所以不曾便来晋谒,反劳大人先施。」
2.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参见「西施」条。《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國語辭典》:长编(長編)  拼音:cháng biān
1.著述者在撰写成书之前,蒐集有关材料并整理编排而成的初稿。如宋司马光编通鉴先成长编。
2.较长编幅的著作。如长编小说。也作「长篇」。
《國語辭典》:先鞭  拼音:xiān biān
抢先一步。语本《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比喻先己立功。清。王鹏运〈八声甘州。是男儿万里惯长征〉词:「试问今谁健?慷慨著先鞭。」
《漢語大詞典》:先庚
谓颁布命令前先行申述。易·巽:“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孔颖达 疏:“申命令谓之庚。民迷固久,申不可卒,故先申之三日;令著之后,復申之三日,然后诛之。民服其罪,无怨而获吉矣。”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退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
《國語辭典》:遥拜(遙拜)  拼音:yáo bài
长距离的向某地、或某人行拜礼。《晋书。卷八三。江逌传》:「祭天于云阳,祭地于汾阴,在于别宫遥拜,不诣坛所。」
《國語辭典》:竞走(競走)  拼音:jìng zǒu
1.争先而走。《庄子。天下》:「是穷响以声,形影竞走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体育竞赛项目之一。在一定距离内,比赛行走的速度,规定双脚不得同时离地,且脚著地时,膝关节不得弯曲,以先到达目的地者为胜。
《漢語大詞典》:拟迹(擬跡)
亦作“ 拟跡 ”。
(1).仿效。 汉 张衡 《西京赋》:“齐志 无忌 ,拟跡 田文 。”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 齐桓 ,拟迹 高祖 ,何如?”周书·侯植传:“愿公推诚王室,拟迹 伊 周 ,使国有 泰山 之安。”
(2).揣度足迹。 唐 骆宾王 《应诰》:“夫至人之处世,拟迹而后投,隐心而后动。”按,此谓行事之前先行揣度。
《漢語大詞典》:素赏(素賞)
(1).预先行赏。管子·轻重乙:“ 管子 入復 桓公 曰:‘终岁之租金四万二千金,请以一朝素赏军士。’”
(2).内心所欣赏。 唐 王勃 《送李十五序》:“虽相思为赠,终结想於华滋;而素赏无睽,盍申情於丽藻。”
《漢語大詞典》:反告
恐被人告发,而先行上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闻 爽 使 白嬴 上书,恐言国阴事,即上书反告太子 爽 所为不道弃市罪事。”
《國語辭典》:带头(帶頭)  拼音:dài tóu
首先行动起来带动别人。如:「他带头闹场,将会场搞得面目全非。」
《漢語大詞典》:先配
(1).未告祖庙而先行婚配。左传·隐公八年:“ 郑公子 忽 如 陈 逆妇 嬀 …… 陈鍼子 送女,先配而后祖。” 杜预 注:“礼,逆妇必先告祖庙而后行…… 郑忽 先逆妇而后告庙,故曰先配而后祖。” 唐 元稹 《莺莺传》:“如或达士略情,捨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
(2).亡妻。 宋 张刍 《奉天令文彦若墓志》:“先配 成氏 ,无子。”
《漢語大詞典》:逊行(遜行)
谓谦恭地让尊者或客人先行。《平山冷燕》第九回:“ 张寅 见 袁隐 应承,便拱揖逊行。”
《漢語大詞典》:豫养(豫養)
先行养育或预先教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 李贤 注:“豫养谓未至献时豫前养之。” 明 李东阳 《训成堂记》:“此其人必豫养素教,储之数年,而发之一旦,然后为称。”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孝武帝:“天之道,功成而退,春授之夏,冬授之春,元气相嬗於无垠,豫养其穉而后息其老,故四序循环而相与终古。”
《国语辞典》:待伏  拼音:dài fú
预期于敌军必经道路的附近,先行秘密设伏,待敌军进入伏击区时,予以急袭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