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充位
谓徒居其位,无所建树。汉书·张汤传:“ 汤 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 汤 。” 颜师古 注:“但充其位而已,无所造设也。”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圣断裁制中外,而大臣充位。”明史·顾鼎臣传:“ 鼎臣 素柔媚,不能有为,充位而已。”
分類:徒居建树
《漢語大詞典》:充庖
供作食用。语出《礼记·王制》:“三为充君之庖。” 唐 刘禹锡 《代京兆韦尹进野猪状》:“既堪充庖,輒敢上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 曹植 《七啟》言食味芳莲之巢龟, 张协 《七命》言食味丹穴之雏鷄,极盛饌,而二物似不宜充庖也。”
分類:食用
《國語辭典》:充足  拼音:chōng zú
1.充分足够。《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
2.饱满。《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3.补足。《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各言官无见财,皆当出民,搒掠割剥,彊令充足。」
《國語辭典》:充军(充軍)  拼音:chōng jūn
古时遣发罪犯到远地服役,称为「充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认假作真倚官拐骗人口,也问了一个充军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著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他还敢怎样你!」
《國語辭典》:充然  拼音:chōng rán
1.全然。宋。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
2.满足。唐。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及暮而退,皆充然若有得也。」
3.浩然、盛大。明。方孝孺〈赠王生序〉:「王生年二十馀,调为宁海关市吏,其容凝然,其气充然,其守甚确。」
《國語辭典》:充溢  拼音:chōng yì
1.充满。《史记。卷三○。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2.众多。《魏书。卷九三。恩倖传。寇猛传》:「家渐富侈,宅宇高华,妾隶充溢。」唐。陆龟蒙〈春寒赋〉:「大王之宫庭,女子充溢。」
《漢語大詞典》:充赋(充賦)
犹凑数。被官吏荐举给朝廷的谦词。汉书·晁错传:“今臣 窋 等乃以臣 错 充赋,甚不称明詔求贤之意。”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犹言备数也。’ 臣瓚 曰:‘充赋,此 错 之谦也,云如赋调也。’” 唐 白居易 《策尾》:“谬膺詔选,充赋天庭。”
《分类字锦》:充赏(充赏)
宋史兵志大观时熙河路兰湟牧马司请兼募愿养牝马者每牧三驹以其二归官一充赏诏行之
分类:马政
《骈字类编》:内充
唐 司空图 诗品二十四则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分类:内充
《國語辭典》:充耳  拼音:chōng ěr
1.塞住耳朵。《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袖如充耳。」《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
2.古冠冕旁的瑱玉,因其下垂及耳,故称为「充耳」。《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國語辭典》:补充(補充)  拼音:bǔ chōng
增补,使原来不足之处得以充足。如:「补充说明」、「补充体力」。
《漢語大詞典》:充朝
充满朝廷。 南朝 齐 萧子良 《密启武帝》:“故非分充朝,资奉殷积。”
《国语辞典》:王充  拼音:wáng chōng
人名。(西元27~100?)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博通百家之言,持自然之论,反对灾异之说。著有《论衡》八十五篇。
《漢語大詞典》:子充
原为人名, 郑国 的美男子。亦以谓美好的人。《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 子充 ,乃见狡童。” 毛 传:“ 子充 ,良人也。” 马瑞辰 通释:“孟子:‘充实之谓美。’唐韵:‘充,美也。’ 子充 犹言 子都 ,故为良人。”
《漢語大詞典》:充贡(充貢)
(1).充做贡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充贡伏献。”《周礼·夏官·大司马》“施贡分职以任邦国” 唐 孔颖达 疏:“民有职业,因使税之,所税者市之以充贡。”
(2).作为贡生。宋史·选举志三:“ 景德 间,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
分類:贡品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