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兄弟
(1).表兄弟。仪礼·士丧礼:“外兄弟在其南南上。” 郑玄 注:“外兄弟,异姓有服者也。” 孔颖达 疏:“谓若舅之子、姑姊妹、从母之子等,皆是有服者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郑相 畋 ,与 卢相 擕 外兄弟,同在中书。”
(2).远房兄弟。礼记·服问:“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 孙希旦 集解:“曰外者……犹远兄弟云尔,非外亲之谓也。”
(3).同母异父的兄弟。
《漢語大詞典》:姨兄
姨表兄。三国志·吴志·潘濬传“ 权 假 濬 节,督诸军讨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濬 姨兄 零陵 蒋琬 为 蜀 大将军。”魏书·房景远传:“ 郁 曰:‘ 齐州 主簿 房阳 是我姨兄。’”
分類:姨表表兄
《國語辭典》:姻兄  拼音:yīn xiōng
称谓。姻亲中同辈兄弟的互称。元。刘诜〈饮谷平李氏〉诗:「尚馀八十病姻兄,罗羞馔客空罍瓶。」
《分类字锦》:承兄
大戴礼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
分类:
《骈字类编》:北兄
魏志武帝纪注见南兄下
《漢語大詞典》:慈兄
慈爱之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
分類:慈爱爱之
《骈字类编》:兰兄(兰兄)
陈泰 松障图歌 兰为兄兮雪为友,燕坐松间自呼酒。
《國語辭典》:内兄弟(內兄弟)  拼音:nèi xiōng dì
1.妻子的兄弟。
2.母舅之子。《仪礼。丧服》「舅之子」句下汉。郑玄。注:「内兄弟也。」
《国语辞典》:胞兄弟  拼音:bāo xiōng dì
同父母所生的兄弟。
《国语辞典》:义兄(义兄)  拼音:yì xiōng
无血源关系,相结拜为兄弟,则年幼者称年长者为「义兄」。
《漢語大詞典》:愚兄
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愚兄就喝口酒,他们大家伙子竟跟着嘈嘈。”
《漢語大詞典》:直兄
竹手杖的别称。 宋 陶谷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俄窻外竹生一笋,花紫籜如梦者之衣,既成竹…… 光 乃用为拄杖,目曰直兄。”
分類:手杖
《漢語大詞典》:房兄
堂兄。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张大夫 士澄 房兄 士寧 ,居 咸平县 ,豪有力。”
《漢語大詞典》:舅兄
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清 赵翼 有《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口语亦称妻子之兄为舅兄。参见“ 舅弟 ”。
《漢語大詞典》:舅弟
(1).舅父之子年幼于己者。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葬 子厚 於 万年 之墓者,舅弟 卢遵 。”
(2).口语亦称妻子之弟为舅弟。参见“ 舅兄 ”。
《漢語大詞典》:盟兄
指结拜弟兄中年长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赵啸存 ﹞席中与 伯芬 十分投契,便商量要换帖…… 啸存 年长,做了盟兄, 伯芬 年少,做了盟弟。” 徐铸成 《杜月笙正传》十一:“每次到 上海 , 戴 必和这位盟兄亲密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