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ì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后出生的为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内外的族亲、姻亲。《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汉。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
3.同姓之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4.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浒传》第七五回:「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弟兄们发怒?」
5.比喻两者相当,不相上下。《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宋。邢炳。疏:「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会人物。如:「道上兄弟」。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i
1.特指弟弟。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年四十岁,妻已故;兄弟名刘添瑞,年三十五岁。」
2.男子自谦之词。《老残游记》第三回:「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彼时老人家还在世,生意亦还过得去。」
《国语辞典》:好兄弟  拼音:hǎo xiōng dì
1.好朋友间的昵称,指彼此情谊深厚,亲切如一家人。《红楼梦》第六五回:「好兄弟,起来好生睡。只顾你一个人,我们就苦了。」
2.俗称无主的鬼魂。如:「农历七月俗称鬼月,民间各地举行大拜拜,以祭祀好兄弟。」
《国语辞典》:老兄弟  拼音:lǎo xiōng di
称谓:(1)称年纪最小的弟弟。(2)对比自己年纪小的朋友的昵称。
《国语辞典》:如兄弟  拼音:rú xiōng dì
相亲相爱,如同兄弟。《史记。卷四二。郑世家》:「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
《高级汉语词典》:亲兄弟  拼音:qīn xiōng dì
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
分类:亲兄弟
《國語辭典》:远兄弟(遠兄弟)  拼音:yuǎn xiōng dì
关系比较疏远的同族兄弟,或不同居的兄弟。《礼记。檀弓上》:「有殡,闻远兄弟之丧,虽缌必往。」
《国语辞典》:从兄弟(从兄弟)  拼音:zòng xiōng dì
即堂兄弟。如:「大伯与二叔的儿子都是我的从兄弟。」《宋史。卷三五一。列传。郑居中》:「初,居中自言为贵妃从兄弟,妃从藩邸进,家世微,亦倚居中为重,由是连进擢。」
《国语辞典》:兄弟会(兄弟会)  拼音:xiōng dì huì
一种志愿团体会员组织,通常具有互助的功能。
《國語辭典》:小兄弟  拼音:xiǎo xiōng dì
对年轻男孩子的称呼。如:「位小兄弟,车站要往那儿走?」
《漢語大詞典》:外兄弟
(1).表兄弟。仪礼·士丧礼:“外兄弟在其南南上。” 郑玄 注:“外兄弟,异姓有服者也。” 孔颖达 疏:“谓若舅之子、姑姊妹、从母之子等,皆是有服者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郑相 畋 ,与 卢相 擕 外兄弟,同在中书。”
(2).远房兄弟。礼记·服问:“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 孙希旦 集解:“曰外者……犹远兄弟云尔,非外亲之谓也。”
(3).同母异父的兄弟。
《國語辭典》:内兄弟(內兄弟)  拼音:nèi xiōng dì
1.妻子的兄弟。
2.母舅之子。《仪礼。丧服》「舅之子」句下汉。郑玄。注:「内兄弟也。」
《国语辞典》:胞兄弟  拼音:bāo xiōng dì
同父母所生的兄弟。
《國語辭典》:堂兄弟  拼音:táng xiōng dì
称谓。用以称伯叔的儿子。
《国语辞典》:夫兄弟  拼音:fū xiōng dì
丈夫的兄弟称为「夫兄弟」。如:「她结婚后,与公婆及夫兄弟都相处得十分融洽。」
分类:丈夫兄弟
《漢語大詞典》:义兄弟(義兄弟)
结义的兄弟。北齐书·渔阳王绍信传:“乃与 长命 结为义兄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李全:“因结羣不逞为义兄弟。”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分宜 当国,而家人 永年 专为 世蕃 过钱,署号曰 鹤坡 ,无不称 鹤坡 者。一御史 朱 与之称义兄弟。”
分類:结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