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瞀儒  拼音:mào rú
昏庸愚昧的儒者。《荀子。非十二子》:「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
《漢語大詞典》:浅儒(淺儒)
学问浅薄的儒生。《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 子贡 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 清 唐甄 潜书·敬修:“曰:‘我躬不閲,遑恤我后。’是浅儒之敬也,弱矣。”
《漢語大詞典》:村校书(村校書)
乡村的儒生。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滑稽:“有村校书,年已七十,方买妾饌客。 东坡 杖藜相过,村校书喜,延坐其东,起为寿,且乞诗。”
分類:乡村儒生
《漢語大詞典》:内外学(内外學)
内学和外学。 东汉 儒生以七纬为内学,以六经为外学。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 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就加袞职。” 胡三省 注:“ 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参见“ 内学 ”。
《國語辭典》:内学(內學)  拼音:nèi xué
1.谶纬之学。《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序》:「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2.佛学。《陈书。卷三○。傅縡传》:「三论之兴,为日久矣。龙树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提婆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
《漢語大詞典》:谀儒(諛儒)
谄媚的儒生。史记·儒林列传:“诸諛儒多疾毁 固 ,曰‘ 固老 ’,罢归之。”
分類:谄媚儒生
《漢語大詞典》:贫措大(貧措大)
犹言穷措大。旧时嘲讽穷儒生之词。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孟望之 如贫措大置酒,寒酸澹泊,然不至腥羶。”
分類:嘲讽儒生
《漢語大詞典》:雒阳生(雒陽生)
即 洛阳 生。本指 汉 贾谊 ,后亦借指儒生。雒,通“ 洛 ”。 清 吴伟业 《送纪伯紫往太原》诗之二:“须看 雁门 守,不及 雒阳 生。”参见“ 洛阳生 ”。
《漢語大詞典》:洛阳生(洛陽生)
指 汉 贾谊 。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任同 莘野 相,志切 洛阳 生。”
分類:贾谊
《漢語大詞典》:衿耆
儒生中的耆老。 清 林则徐 《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兹本大臣明定章程,悉由地方官敦请邑中公正绅士为之总理,再由绅士公举各乡公正衿耆分理本乡事宜。”《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先由乡内衿耆,在码头一揖迎接,也一齐到了祖祠。”
分類:儒生耆老
《漢語大詞典》:圆冠方领(圓冠方領)
指儒生的装束。方领,直衣领。亦用为儒生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将使圆冠方领,再行 邹 鲁 之风,鋭气英声,一变 賨 渝 之俗。”
《漢語大詞典》:衣褒带博(衣褒帶博)
宽衣大带。古代儒生的服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相与餐麤食淡,衣褒带博。”
《国语辞典》:高冠博带(高冠博带)  拼音:gāo guān bó dài
高大的帽子,宽大的衣带,为旧时儒生的装束。后亦指穿著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也作「峨冠博带」。
《國語辭典》:子曰诗云(子曰詩云)  拼音:zǐ yuē shī yún
泛指儒家经书上的言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且让我一纳头扎在子曰诗云里头。」也作「诗云子曰」。
《國語辭典》:峨冠博带(峨冠博帶)  拼音:é guān bó dài
戴著高帽子,系著宽阔的衣带,为旧时士大夫的服饰。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士大夫。」《三国演义》第三七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也作「高冠博带」。
《漢語大詞典》:都讲生(都講生)
协助主讲的儒生。后汉书·桓荣传:“除兄子二人补四百石,都讲生八人补二百石,其餘门徒多至公卿。”
分類:协助儒生
《國語辭典》:方领矩步(方領矩步)  拼音:fāng lǐng jǔ bù
方形的衣领,规矩的步伐。语本《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形容服饰容态端庄娴雅。《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序》:「其风渐坠,以至灭亡,方领矩步之徒,亦多转死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