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像赞
凌烟像
景像
铁像
妙像
诸像
祖像
像末
髣像
彷像
好像
一像
麒麟像
容像
正像
《國語辭典》:像赞(像贊)  拼音:xiàng zàn
画像上的题赞。也作「像赞」。
《漢語大詞典》:凌烟像(凌煙像)
指 凌烟阁 中功臣画像。 宋 黄庭坚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词:“封侯万里,写 凌烟 像。” 宋 张元干 《水调歌头》词:“毕竟 凌烟 像,何似《輞川图》。”
《漢語大詞典》:景像
见“ 景象 ”。
《國語辭典》:景象  拼音:jǐng xiàng
1.迹象。《汉书。卷六。武帝纪》:「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屑然如有闻。」
2.情形、现象。《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再说要见制台的教士,晓得制台优待远人,一切俱饬洋务局预备,较之在湖南时官民隔阂,华洋龃龉,竟另是一番景象,心中甚是高兴。」也作「景状」、「景儿」。
3.景色。唐。郑谷 中年诗:「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红楼梦》第八一回:「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国语辞典》:铁像(铁像)  拼音:tiě xiàng
1.用铁铸成的像。《旧唐书。卷一八。武宗本纪》:「其铁像委本州铸为农器。」
2.绝对相似。如:「既是用相机拍的,不用说,与他本人铁像的!」
《漢語大詞典》:妙像
亦作“ 妙象 ”。
(1).微妙的景象。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八:“明道虽若昧,其中有妙象。”
(2).庄严之像。佛教多用以称佛像。 南朝 梁 沈约 《瑞石像铭》序:“图妙像於檀香,写遗影於 祇树 。”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转法轮于稔国,留妙象于 罽宾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黄慎轩之逐:“近来縉绅士大夫,亦有捧呪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遵 孔子 家法,而溺意禪教者。”
《韵府拾遗 养韵》:诸像(诸像)
法苑珠林宋临川康王在荆州多画菩萨像于壁及衡阳文王代镇遂尽毁之因病闭目辄见诸像森然在目
《漢語大詞典》:祖像
祖宗遗像。 鲁迅 《呐喊·故乡》:“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何启治 《少年鲁迅的故事》十二:“旧历新年才过十八天,便要悬挂祖像,摆列许多祭器,让本家的人前来瞻拜。”
分類:祖宗遗像
《韵府拾遗 曷韵》:像末
净住子而我违背自堕恶道在于像末未蒙解脱
《漢語大詞典》:髣像
犹仿佛。魏书·刘昶传:“使千载之后,我得髣像 唐 虞 ,卿等依稀 元 凯 。”艺文类聚卷二七引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绘〈琵琶峡望积布矶诗〉》:“惆悵怀昔践,髣像得殊观。”一本作“ 彷彿 ”。
分類:仿佛
《漢語大詞典》:彷像
隐约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奄人祇之彷像,共光气而寂寥。”彷,一本作“ 仿 ”。
《國語辭典》:好像  拼音:hǎo xiàng
1.如同。《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知这一脚并不像踢到肉上,好像踢到一块生铁上,把五个脚指头几乎碰断。」
2.似乎。如:「天这么黑,好像要下雨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好像除了徵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所以空心大老官,居然成为上海的土产物。」
《骈字类编》:一像
魏晋 张翼 答庾僧渊诗 三辰还须弥,百亿同一像。
《漢語大詞典》:麒麟像
麒麟阁 上的画像。旧时作为给功臣、贤才的最高荣誉。 清 李渔 《慎鸾交·魔氛》:“分明是众游魂招来古战场,一箇箇要续前勋,补画 麒麟 像。”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容像
犹容貌。 清 顾炎武 《赠万举人寿祺》诗:“翻然一辞去,割髮变容像。”
分類:容像容貌
《國語辭典》:正像  拼音:zhèng xiàng
摄影的底片。在感光纸上出现便成照片;若在感光片上出现,则为电影正片或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