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馁殍相望(馁殍相望)  拼音:něi piǎo xiāng wàng
饿死的人连接不断。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至使郊畿之间,烟火殆绝,都市之内,馁殍相望。」
《国语辞典》:民间合会(民间合会)  拼音:mín jiān hé huì
民间的储蓄互助会。在我国已行之有年,为民间筹措资金及储蓄的方法,但此合会并无法律根据与保障,易生弊端。
《国语辞典》:高枕无虞(高枕无虞)  拼音:gāo zhěn wú yú
安卧閒适而无忧。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蕃畜牧,辟田畴,天子唯务择人而任之,则高枕无虞矣。」也作「高枕无忧」。
《国语辞典》:自然利率  拼音:zì rán lì lǜ
经济学上指使储蓄与投资得到均衡,物价不发生变动时的利率。
《国语辞典》:综合存款(综合存款)  拼音:zòng hé cún kuǎn
一种将活期、活期储蓄、定期、定期储蓄等存款及担保放款,均纳于同一帐户内的存款方式。可解决多个帐户,管理不便的问题,又可增加利息所得及存款调度的灵活性。
《国语辞典》:国民储蓄奖券(国民储蓄奖券)  拼音:guó mín chú xù jiǎng quàn
政府为鼓励储蓄、投资,而对外发行的一种可对奖又可保值还本的奖券。每张有固定的期限,期限内可多次对奖,期限一到即可换回本金。
《国语辞典》:邮政储金(邮政储金)  拼音:yóu zhèng chú jīn
邮局所经办的储蓄。可分为存簿、划拨、支票、定期等储金。
《国语辞典》:储蓄券(储蓄券)  拼音:chú xù quàn
因应投资人储蓄目的而发行的债券。发行储蓄券吸收了大量民间资金,可藉以收缩货币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国语辞典》:标会(标会)  拼音:biāo huì
由会员共同组成的储蓄会,定期集会,缴纳会款,每次轮由付出最高利息的人取得该期储金。可分内标与外标两种方式。
《国语辞典》:活储(活储)  拼音:huó chú
存款人可随时凭存摺存取的储蓄性存款方式。因利率较普通活期存款为高,故存户限于自然人或非营利法人,且有存款额度的限制,超过部分按普通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如:「他开了个活储帐户,打算储存日后子女的教育金。」也称为「活期储蓄存款」。
《国语辞典》:会脚(会脚)  拼音:huì jiǎo
参与民间储蓄互助会的成员。
《漢語大詞典》:积受罐(積受罐)
即扑满。储蓄钱币用的瓦器。有小孔,钱入而不出。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需部:“受钱器也……如今之扑满, 苏 俗谓之积受罐。”
《國語辭典》:储蓄银行(儲蓄銀行)  拼音:chú xù yín háng
以便利公众,奖励节俭储蓄为目的而设置的银行。其吸收一般大众的零星存款,并付予利息,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
《国语辞典》: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拼音:jīng jì jī chǔ
各种储蓄、存款、薪资、不动产等可供未来规划、支配及利用的固定经济状况。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终于有点经济基础了。」
《漢語大詞典》:金融机构
专门从事资金的运用和投放的企业(如一家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和放款协会,或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