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相对多数(相对多数)  拼音:xiāng duì duō shù
得票数为众候选人中的最高票者,不管其是否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即算当选,此种计票方式称为「相对多数」。
《国语辞典》:违纪参选(违纪参选)  拼音:wéi jì cān xuǎn
称候选人违反其所属政党的规定,强行参加选举,或候选人在未得到其所属政党提名,且不为其所属政党允许之情况下,自行投入选举。如:「他们罔顾党纪,违纪参选,可能会遭受开除党籍的严重处分。」
《国语辞典》:初选制(初选制)  拼音:chū xuǎn zhì
美国各州政党,由选民投票,提名公职候选人的办法,称为「初选制」。
《国语辞典》:铁票(铁票)  拼音:tiě piào
指政治选举时,政党或候选人所能确切掌握的同意票。如:「他评估自己在选区内拥有大批支持的铁票,因此决定参加下届的市议员选举。」
《国语辞典》:得票率  拼音:dé piào lǜ
在所有候选人中得票所占的比率。如:「这次他竞选连任,得票率再创新局。」
《国语辞典》:拜票  拼音:bài piào
选举时,候选人拜托拉票的行为。如:「选举日将至,候选人纷纷沿街拜票。」
《国语辞典》:买票(买票)  拼音:mǎi piào
1.购买票證。如:「连续假日前,火车站挤满买票的人潮。」
2.选举中,候选人为求当选,以财物贿赂选举人的行为。如:「政府决心办好选举,正全力查察贿选,以杜绝买票歪风。」
《国语辞典》:圈选(圈选)  拼音:quān xuǎn
在候选人名单上用笔打圈或盖圆圈章选出自己属意的人。
《国语辞典》:配票  拼音:pèi piào
政党在参与选举时,将党籍各候选人的主要票源区加以区隔,平均分配候选人的支持票源。
《国语辞典》:助选员(助选员)  拼音:zhù xuǎn yuán
选举活动中,帮助候选人从事竞选活动的人员。如:「他这次选举高票当选,全赖幕后这群助选员大力相助。」「企划能力强、人脉又广的学长,是个众所皆知的优秀助选员。」
《国语辞典》:当选无效(当选无效)  拼音:dāng xuǎn wú xiào
候选人资格不符、当选票数不实或从事非法竞选活动,违反政见发表规定者,虽当选亦得撤销资格,不具实行权利。
《國語辭典》:差额选举(差額選舉)  拼音:chā é xuǎn jǔ
在选举时,候选人的名额应该多于当选名额的一种制度。可使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亦能使候选人进行公平竞争。通常实行于民主国家。也称为「不等额选举」。
《漢語大詞典》:白票
(1).私人出具的单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若夫柜发票前,乡愚无知,恐柜吏以白票私收,抑且执银无票,致纳户需时守候,尤非勤政之体。”
(2).未写候选人的空白选票。 孙中山 《民权初步·其他之选举》:“儻指名委员,须即时报告,则无暇準备名单,而用白票。”
《漢語大詞典》:等额选举(等額選舉)
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方式。
《國語辭典》:开票(開票)  拼音:kāi piào
1.会议或选举时,开启投票箱数其票数,来决定某人是否当选或通过议事。
2.开陈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