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清修 拼音:qīng xiū
1.淡泊修为。《晋书。卷九十一。儒林传。徐邈传》:「邈陋巷书生,惟以节俭清修为畅耳。」《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王昶传》:「端一小心,清修密静。」
2.清白显贵的家世。《北史。卷四。魏世宗宣武帝本纪》:「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
3.佛教指在家中修行。《五灯会元。卷十八。空室智通道人》:「未几厌世相,还家求祝发,父难之,遂清修。」
《國語辭典》:重修 拼音:chóng xiū
1.再度修理。宋。
范仲淹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2.重新编修。《宋史。卷三一。高宗本纪八》:「二月癸巳,命史馆重修徽宗大观以前实录。」
3.今大专院校凡学期成绩未达及格标准者,必须再修读,称为「重修」。
《國語辭典》:修明 拼音:xiū míng
1.整治清明。《韩诗外传》卷五:「礼义修明,则君子怀之。」《后汉书。卷三八。滕抚传》:「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
2.阐发弘扬。《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伏惟陛下躬行孝道,修明经术。」唐。
权德舆 〈〉诗:「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
《國語辭典》:修筑(修築) 拼音:xiū zhú
建筑。《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传上。韦机传》:「旧堤迫近水漕,虽修筑不息,而漂流相继。」《宋史。卷二七六。樊知古传》:「朕自即位以来,或疆场无事,则有修筑河堤之役。」
《漢語大詞典》:修职(修職)
(1).处理政事。职,事。
《后汉书·光武纪下》:“有司修职,务遵法度。”
(2).尽职。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激之以不可遗之赏,则小贤将以其图功者而争修职也。”
《漢語大詞典》:修举(修舉)
(1).兴复;恢复。 宋
范仲淹 :“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一进呈。”
《明史·叶昇传》:“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
(2).推行。 宋
王安石 :“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举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
(3).举办;举行。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今一应大典礼,俱已次第修举。”
(4).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
《旧唐书·李渤传》:“少府监 裴通 ,职事修举,合考上中。”
《漢語大詞典》:聿脩
亦作“ 聿修 ”。
《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 传:“聿,述。”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因以“聿脩”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聿脩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 吕向 注:“聿,循;脩,治也。”
《北史·周纪下·宣帝》:“朕以眇身,祗承宝运,虽庶几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罗耶伽国》:“今 戒日王 者,聿修前绪,篤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捨,於其施场,多聚珍货。”
《漢語大詞典》:行修
亦作“ 行脩 ”。 品行端正。
《荀子·致士》:“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
《汉书·王吉传》:“左曹 陈咸 荐 骏 ( 王骏 )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 宋
曾巩 :“使一人之行脩,移之於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於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 清
戴震 《原善》:“君子体仁以修身,则行修也。”
《國語辭典》:修葺 拼音:xiū qì
修筑整治。《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修葺城垒,申警边备,理辞讼,劝农桑。」《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下请在一间草屋内,是杨执中修葺的一个小小的书屋。」
《國語辭典》:修短 拼音:xiū duǎn
1.长与短。指物的长度或人的年岁。《抱朴子。外篇。清鉴》:「徐乃说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明。郑若庸《玉玦记》第二五出:「念修短荣枯皆已定,要成仁取义,鸿毛视死何轻。」
2.长处与短处。《抱朴子。外篇。疾谬》:「指玷修短,评论美丑。」
《國語辭典》:修省 拼音:xiū xǐng
修持省察。《易经。震卦。象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國語辭典》:修道 拼音:xiū dào
1.修习道德学问。《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宗教信徒虔诚地学习教义,并将教义贯彻于自己的行动中。
《漢語大詞典》:好脩
喜爱修饰仪容。借指重视道德修养。
《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
《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國語辭典》:修眉 拼音:xiū méi
1.长眉。宋。
柳永 〈〉词:「修眉敛黛,遥山横翠。」《元史。卷一四一。列传。察罕帖木儿列传》:「身长七尺,修眉覆目。」
2.修整眉毛。如:「因为眉形欠佳,她决定去美容院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