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潜修(潛修) 拼音:qián xiū
专心修习。如:「他是一位潜修佛法的居士。」
《國語辭典》:进益(進益) 拼音:jìn yì
1.进步增益。《红楼梦》第七回:「读书一事,也必须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2.进帐、收入。《红楼梦》第五三回:「我这东西原是给你那些閒著无事的,无进益的小叔叔兄弟们的,那二年你閒著,我也给过你的。」
《漢語大詞典》:内养(内養)
(1).太监。
《旧唐书·杨收传》:“寻尽削官封,长流 驩州 。又令内养 郭全穆 齎詔赐死。”
《新五代史·周太祖纪》:“ 隐帝 遣 开封 尹 侯益 ……等率兵拒 威 ,又遣内养 驡脱 覘 威 所嚮。”
(2).谓全真养身之道。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若遇个云游道士,方外全真,叩留至家中供养,学些丹术,讲些内养。”
(3).指修真养性。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叫他把‘内丹成,外丹亦成’这两句,想一想,难道是掉起内养工夫。” 清
蒋士铨 《第二碑·寻诗》:“小弟平日颇有内养之法,今年九十六岁,还走得五里路,喫得半斤肉。”
(4).指内心修养。 清
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钞序》:“其怀古之思,亦渊雅而少愁怨,识者已觉其内养之充粹,蔼然为君子之清风。”
《漢語大詞典》:行心
谓修养心性。 唐
储光羲 《题眄上人禅居》诗:“真王清浄子,燕居復行心。” 唐
张辞 《谢令学道诗》:“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行心不到头。”
《漢語大詞典》:濯磨
亦作“ 濯摩 ”。 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宋
苏轼 :“自 欧阳子 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説为忠。”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先法曹掾,仁义躬濯磨。”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思昔 仁祖 尝下詔书,以古道飭天下士。天下士皆自濯摩,亦翕然丕变,一归于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则 满洲 弗逐,而欲士之争自濯磨,民之敌愾效死,以期至乎独立不羈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素修
见“ 素脩 ”。
1.预先早作准备。2.平素的修养。
《漢語大詞典》:素脩
亦作“ 素修 ”。
(1).预先早作准备。
《荀子·议兵》:“ 汤 之放 桀 也,非其逐之 鸣条 之时也; 武王 之诛 紂 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 杨倞 注:“前行、素脩,谓前已行之,素已脩之。”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
《易》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言备之素脩也。”
(2).平素的修养。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惟哲人之素修兮,感曲成之奇姿。”
《國語辭典》:习性(習性) 拼音:xí xìng
1.长期养成的习惯与性情。《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
2.修身养性。《北史。卷四二。常爽传》:「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
《漢語大詞典》:四印
旧指四种修养身心之道。 宋
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诗:“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任渊 注:“宗门有三印,谓印空、印水、印泥。 山谷 作
《云峯悦禪师语録序》云:‘不受然灯记别,自提三印正宗。’今云‘四印’,亦犹此意,谓忍、默、平、直也。”
《漢語大詞典》:孤诣(孤詣)
独到的修养。多指品德学识。 清
顾炎武 诗:“絶蹟远浮名,林皋託孤诣。” 清
赵翼 《题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诗:“旷代有 东浦 ,孤诣戞独造。”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范希文 、 司马君实 ,遭时差隆,然坚卓诚信,各有孤诣。”
《國語辭典》:养静(養靜) 拼音:yǎng jìng
远避尘嚣,在宁静的环境中修养身心。宋。
赵师秀 诗:「养静抛书册,销闲倚杖藜。」《红楼梦》第四回:「原来这梨香院,乃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
《國語辭典》:化境 拼音:huà jìng
精妙超凡的境界。多指艺术作品的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可谓精妙绝伦,已臻化境。」
《漢語大詞典》:脩己
(1).自我修养。:“脩己以敬。”
《论语·宪问》:“脩己以安人。”
(2).古代传说 大禹 的母亲的名字。
《竹书纪年》卷上:“ 帝禹 夏后氏 母曰 脩己 ,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 脩己 背剖而生 禹 于 石纽 。”“ 禹 生 石纽 ”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鯀 纳 有莘氏 女曰 志 ,是为 脩己 。”
《漢語大詞典》:造行
谓修养品行。:“寡人造行不能无惰,中尉甚忠,数辅吾过。” 宋
王安石 :“尔造行不谨,陷於法理,比更赦宥,復序故官。”
《漢語大詞典》:砥行
砥砺品行,修养道德。
《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者?”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 舜 禹 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復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
《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弥篤,服膺教义,爰至长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今已晚矣。但从此砥行,则地狱中或有出时。”
《漢語大詞典》:服日
道教修养法之一。存日象于心中,光照心内,后渐上升,出喉咙至齿间,再回还胃中。习之者以为可除疾、消灾、延年。
《云笈七籤》卷二三:“初服月华,如服日法。”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天公遣注长生籍,服日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