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秋信
秋季到来的信息。 唐 贾岛 《夏夜登南楼》诗:“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唐 皎然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诗:“ 桐江 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宋 姜夔 《湘月》词:“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松江 张梦喈 之女 玉珍 有句云:‘梧阴尚覆阶前草,秋信先残水面花。’”
《漢語大詞典》:问信(問信)
(1).打听信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他归你家十来日了,如何到来这里问信。”红楼梦第七七回:“恨不得一时亮了就遣人去问信。”
(2).过问。 黄远庸 《旧历新年之一瞥》:“请他们不必问信,办到数月之后,再来问信,包办几个月再看。”
《國語辭典》:好消息  拼音:hǎo xiāo xī
可喜的讯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黎教士在那里替他设法,这回提他定然是个好消息。」也作「好音」。
《國語辭典》:听信(聽信)  拼音:tīng xìn
1.听从相信。《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今者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西游记》第一○回:「过耳之言,不可听信。」
2.等候信息。如:「你安心听信吧!若有消息,我一定会告诉你。」也称为「听信儿」。
《漢語大詞典》:寒信
严寒将到的信息。 明 刘基 《长相思》词:“鴈南归,人未归。寒信先来家信迟,容颜只镜知。” 清 陈维嵩 《百字令·庚申长安闰中秋》词:“万里乡愁,五更寒信,幽恨凭谁説?”
分類:严寒信息
《漢語大詞典》:春讯(春訊)
春的信息。 金波 《第一行诗》诗:“如果你寻找春讯,你就仰望我们的蓝天。”
分類:信息
《國語辭典》:灯语(燈語)  拼音:dēng yǔ
利用灯光一明一暗的间歇,做出长短不同的信号,以为通讯用。
《漢語大詞典》:摆铺(擺舖)
(1). 宋 代各府县所设传递公文信息的驿站。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时事二·金字牌》:“ 绍兴 末, 邱宗卿 为 蜀 帅,始创摆舖,以健步四十人为之。”宋史·舆服志六:“ 绍熙 末,遂置摆舖焉。”
(2).指传递公文信息的差役。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逻者获 权 ( 王权 )军摆舖数人,中有一曹司, 金 主 亮 见之,问 权 所在,曹司曰:‘在 庐州 。’”
《國語辭典》:息耗  拼音:xí hào
1.消长。指事物的成长与亏损、兴盛与衰落。《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汉。王充《论衡。辨崇》:「家人治产,贫富息耗,寿命短长,各有远近。」
2.音讯、消息。《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家既废坏,数呼相工问息耗。」《魏书。卷六三。王肃传》:「肃还京师,世宗临东堂引见劳之,又问:『江左有何息耗?』」
《國語辭典》:暗语(暗語)  拼音:àn yǔ
用作暗号的秘密语言。
《漢語大詞典》:全息
反映物体在空间存在时的整个情况的全部信息。
《漢語大詞典》:解调
从已调制的无线电信号中提取信息
使离开调谐状态
《國語辭典》:电线(電線)  拼音:diàn xiàn
用来输送电流的导线。通常以铜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制成,外层再包以塑胶之类的绝缘体。
《漢語大詞典》:水信
汛情的信息。 明 陆深 《续停骖录摘抄》:“ 黄河 水异,凡立春后冻解,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谓之水信。”
分類:信息
《漢語大詞典》:秧信
谓可插秧的信息。 宋 陆游 《上巳书事》诗:“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蚕户户敛神钱。”
分類:插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