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种民(種民)
道教语。指谨慎忠厚的信徒。魏书·释老志:“其中能修身练药,学长生之术,即为真君种民。”云笈七籤卷七九:“常捨秽率善,愿为种民。”
《漢語大詞典》:七众(七衆)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大智度论卷十:“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餘五众是出家。”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众攀号,哀踰青树。” 唐 道宣 《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以三归七众,制御情尘。”
《漢語大詞典》:净信
佛教信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浣衣池侧,大方石上,有 如来 袈裟之蹟,其文明彻,焕如彫鏤,诸浄信者每来供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德慧 曰:‘良告浄信: 德慧 者,我是也。’浄信闻已,更深恭敬。”
分類:佛教信徒
《國語辭典》:八关斋(八關齋)  拼音:bā guān zhāi
关,禁闭之意,严禁不正当的行为,使之不犯。八关斋是佛教八戒法和斋法的合称。八戒为: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著花鬘璎珞,八、不习歌舞伎乐。斋法指过午不食。合此九条戒律,称为「八关斋」。《增一阿含经》卷一六:「持八关斋,闭塞六情,防制五欲。」也称为「八关斋戒」、「八斋戒」、「斋戒」。
《國語辭典》:传戒(傳戒)  拼音:chuán jiè
寺院传授出家戒律。《传戒正范》卷四:「传戒之书,律中名为授戒羯磨。」
《漢語大詞典》:青城客
青城山 为道教第五洞仙圣地。因以“青城客”指道教信徒。 唐 杜甫 《丈人山》诗之一:“自为 青城 客,不唾 青城 地。” 宋 陆游 《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之二:“老夫昔是 青城 客,酒肉淋漓岂本心。还我山家本来面,数拳春笋荐孤斟。”
《漢語大詞典》:佛弟子
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与无施无报者復何以异?”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释迦 本人曾劝导一个掏粪人(社会地位最低的人)出家,与其他人同为佛弟子。”
《漢語大詞典》:三净(三凈)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啖三种凈肉。何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后因称这三种肉为"三凈"。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
《漢語大詞典》:熬茶
(1).旧时喇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酥油茶及金钱等物,称为熬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东西数万里,熬茶膜拜,视若天神。”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 阿睦尔撒纳 又寄信 藏 中熬茶,言已总四部时,善待 达赖喇嘛 ,振兴黄教。”
(2).一种加佐料煮成的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芽茶得盐,不苦而甜。古人煎茶必加薑盐……今内廷皆用熬茶,尚有古意。”
《國語辭典》:上辈(上輩)  拼音:shàng bèi
家族的前一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因为这一门姻亲隔得远,我向来未曾会过的,只有上辈出门的伯叔父辈会过。」
《漢語大詞典》:麻扎
伊斯兰教信徒中封建显贵的墓地。《中国民间故事选·幸福鸟》:“没有月亮,风也很大, 老三 带着武器,爬上一座最高的麻扎。”
《國語辭典》:拜忏(拜懺)  拼音:bài chàn
佛教徒诵经拜佛、忏悔业障。《西游记》第三六回:「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又不曾拜忏吃荤生歹意,看经怀怒坏禅心。」
《漢語大詞典》:登戒
佛教语。指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景德传灯录·洛阳荷泽神会大师法嗣:“ 黄州 大石山 福琳禪师 , 荆州 人也……幼归释氏,就 玄静寺 谦著禪师 剃度登戒。”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唐京兆大慈恩寺义忠传:“二十登戒,学四分律,义理淹通。”
《漢語大詞典》:庙田(廟田)
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漢語大詞典》:往生咒
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亦用于超度亡人。 清 钮琇 觚賸·佞佛:“仲至岸,正衣冠一踊投河。伯合掌曰:‘善哉!’遂高唱往生咒而还。” 清 袁枚 新齐谐·鬼有三技过此鬼道乃穷:“替我告知城中 施 家作道塲,请高僧多念往生咒,我便可託生。”《痛史》第二一回:“茶罢起身, 金奎 叫众和尚,一律的穿了袈裟法服,敲起木鱼,念往生咒。”参见“ 往生 ”。
《國語辭典》:往生  拼音:wǎng shēng
1.佛教上指:(1)死后投生。《大正藏。净土宗部。唐。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四》:「今此往生极乐,莲花开已,见佛闻法。」(2)投生到阿弥陀佛净土。《大正藏。净土宗部。宋。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四。食肉说》:「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为念彼佛,必得往生。」
2.今借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