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献俘(獻俘)  拼音:xiàn fú
古时战后凯归将俘虏献于宗庙的仪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受馘,饮至大赏。」《隋书。卷二。高祖纪下》:「三军凯入,献俘于太庙。」
《國語辭典》:俘馘  拼音:fú guó
获敌而割下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
《國語辭典》:俘获(俘獲)  拼音:fú huò
1.俘虏、获得。《魏书。卷一。序纪》:「众军利涉,出其不意,卫辰与宗族西走,收其部落而还,俘获生口及牛羊数十万头。」《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三国车徒,悉为郑所俘获。」
2.指交战时所虏获的人或物品。《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因使舌辨之士,还其俘获,以明不欺,彼必听从。」
《國語辭典》:俘囚  拼音:fú qiú
被俘受囚的人。《南史。卷一五。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宋。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侯公至楚,晨扣军门,谒项羽曰:『臣闻汉王之父太公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于汉者。』」
《國語辭典》:俘虏(俘虜)  拼音:fú lǔ
1.擒获、征服。《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2.被俘的人或物。唐。白居易李陵论〉:「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
《國語辭典》:受俘  拼音:shòu fú
古代的一种礼仪。在战争胜利后,先把战俘献于宗庙社稷,再由皇帝接受战俘。《清史稿。卷九○。礼志九》:「翼日,帝御午门楼受俘。」
《漢語大詞典》:俘斩(俘斬)
(1).俘获斩杀。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 乌孤 进攻,拔之, 飢 单骑奔 浇河 ,俘斩数万。”
(2).指被俘获斩杀的人。宋史·太宗纪二:“戊戌, 峡路 行营破贼于 广安军 ……又破于 合州 西方溪 ,俘斩甚众。”
《漢語大詞典》:俘掠
俘获抢劫。旧唐书·李密传:“入 东都 ,俘掠居人,烧 天津桥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时 河东 州县,俘掠之餘,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徵敛无所得,军中乏食。”新五代史·杂传·孟方立:“ 晋 数遣 李存孝 等出兵以窥 山东 ,三州之人俘掠殆尽,赤地数千里,无復耕桑者累年。”
分類:俘获抢劫
《漢語大詞典》:俘献(俘獻)
作为俘虏而被进献。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有司候 昶 至闕,令衔璧俘献于太庙一切罢之。”
分類:俘虏进献
《漢語大詞典》:囚俘
(1).俘虏。左传·昭公十三年:“ 平子 怒,令见 费 人执之,以为囚俘。”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諭遣之。”
(2).捕获俘虏。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梟其渠帅,囚俘万餘口。”
分類:俘虏捕获
《漢語大詞典》:生俘
活捉敌人。例如:这次战役生俘敌人上万名。
活捉
《漢語大詞典》:俘执(俘執)
俘获擒捉。南史·梁武帝纪下:“ 东魏 将 慕容绍宗 大败 萧明 于 寒山 , 明 被俘执。”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其君长已降,及就俘执,道路劳问,迎致使者,相望既至,罪不数辱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前知:“两人不得已,趋去,道遇铁骑络绎,竟免俘执。”
分類:俘获擒捉
《漢語大詞典》:俘累
亦作“ 俘累 ”。 俘获捆绑;俘掳。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然此等皆戕杀已降,俘纍老弱,困弊腹心,而取空虚无用之地以谓武功。” 宋 陆游 《南唐书·朱元传论》:“ 元 降,诸将束手无策,相与为俘纍以去。” 清 黄宗羲 《太垣靳公传》:“国家新造,攻城略地,俘累即为军赏,斩刈首馘之餘,汨没於奴隶。”
分類:俘获捆绑
《漢語大詞典》:降俘
投降的俘虏。新唐书·突厥传上:“ 突厥 扰中国久,今天丧之,非慕义自归,请悉籍降俘,内 兗 豫 闲处,使习耕织,百万之虏,可化为 齐 人,是中国有加户,而漠北遂空也。”
分類:投降俘虏
《漢語大詞典》:俘擒
擒获或被擒获。 南朝 陈 徐陵 《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彼军人恃勇,遂致俘擒。”
分類: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