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4,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应俗
俗谛
正俗
弊俗
俗礼
俗念
负俗
训俗
阜俗
蛮俗
浇俗
淳俗
俗言
俗见
济俗
《漢語大詞典》:应俗(應俗)
处理世俗之事。后汉书·仲长统传论:“应俗适事,难以常条。”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南朝 齐 王融 《为王俭让国子祭酒表》:“才非应俗,用乖知治。”
分類:理世世俗
《漢語大詞典》:俗谛(俗諦)
(1).佛教语。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称“世谛”、“世俗谛”,与“真諦”相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曾近俗諦,或乘法流。” 明 宋濂 《重塐释迦文佛卧像碑铭》:“本则真諦,迹则俗諦。真俗混融,皆不思议之事,乌可以异观哉?”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所谓二谛,一是俗谛,二是真谛。”
(2).引申指浅陋的道理。 吴骞 辑《扶风传信录》附录引 清 王士禛 居易录:“闻座客方谈, 采苹 笑曰:‘诸君所説,皆俗諦耳。’”
《漢語大詞典》:正俗
(1).匡正风俗。礼记·曲礼上:“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孔颖达 疏:“ 熊 氏云:教谓教人师法,训谓训説义理。以此教训,正其风俗。”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於準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故俗无姦怪,民无淫风。是谓正俗。”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輒谓伤忠厚焉。”
(2).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 清 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凡例一:“是编从羣书纂録,字体正俗,略依本书。”
《漢語大詞典》:弊俗
(1).鄙陋的习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宜正色矫而呵之,何谓同其波流,长此弊俗哉!”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 英伦 半开化时民间弊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
(2).指不良的习尚。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刺史 赵元楷 课父老服黄纱单衣迎车驾,盛饰廨舍楼观,又饲羊百餘头,鱼数百头以馈贵戚。上数之曰:‘……卿所为乃亡 隋 之弊俗也。’”
(3).指风气败坏的社会。陈书·何之元传:“﹝ 梁高祖 ﹞生自布衣,长於弊俗,知风教之臧否,识民黎之情伪。” 宋 秦观 《医者》诗:“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
《漢語大詞典》:俗礼(俗禮)
世俗的礼节。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亲家太太,可恕我不能拘那俗礼儿,等摆果子了。”
《國語辭典》:俗念  拼音:sú niàn
世俗的观念。唐。白居易玩松竹〉诗二首之一:「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國語辭典》:负俗(負俗)  拼音:fù sú
被世人讥讽和议论。《汉书。卷六。武帝纪》:「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分類:世俗
《漢語大詞典》:训俗(訓俗)
(1).教化民众。子华子卷上:“吾闻之,太古之圣人所以范世训俗,有恒言者,有曲言者。” 唐 王泠然 《登城判对》:“先王训俗,禁以窥临,君子执身,慎乎登降。”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梓桑绅士,宜有以训俗型方,詎忍安坐迁延,不一援手。”
(2).佛教指讲经说法训迪世俗之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 安法师 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著。”
《漢語大詞典》:阜俗
高于流俗。 唐 薛逢 《惊秋》诗:“明霜义分成虚话,阜俗文章惜暗投。”
分類:流俗
《漢語大詞典》:蛮俗(蠻俗)
蛮地风俗。 宋 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寺在临江一山上与县廨相对》:“野僧岂解惜清泉,蛮俗那知为胜迹。”
分類:地风风俗
《漢語大詞典》:浇俗(澆俗)
犹浇风。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金史·肖贡传:“擢真才以振浇俗,核功能以理职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乡中浇俗,多报富户役,长厚者至碎破其家。”参见“ 浇风 ”。
《漢語大詞典》:浇风(澆風)
浮薄的社会风气。 南朝 宋 刘昱 《广荐举诏》:“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閭。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厉浇风。”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二五:“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必 直省 大小官员共矢一心,极力挽迴,间不容髮,期於必收成效,永絶浇风,而此法乃不为赘设。”
《漢語大詞典》:淳俗
淳朴的风俗。 宋 苏舜钦 《串夷》诗:“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
分類:淳朴风俗
《漢語大詞典》:俗言
(1).民间流传的说法。 汉 王充 论衡·福虚:“夫见两头蛇輒死者,俗言也;有阴德天报之福者,俗议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城南十五里有 利刹寺 ,中有石鞾,石上有足跡,彼俗言是辟支佛跡。”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俗言拘忌,何足听也。以此获免,余之愿焉。”
(2).俗谚。左传·隐公十一年“ 周 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 唐 陆德明 释文:“谚,音彦,俗言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藤本》:“俗云:‘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能红者,现有此花。是欲矫俗言之失也。”
《漢語大詞典》:俗见(俗見)
(1).以礼俗相见。《韩诗外传》卷八:“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 越 ,亦将劓墨文身翦髮,而后得以俗见,可乎?”
(2).一般俗人的见解;浅陋的见识。 苏曼殊 《惨世界》第九回:“这般道理,一定要心地明白真理,脱除世上种种俗见的人,方才懂的。”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天才与教育》:“我们也不能和一般俗见苟合,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漢語大詞典》:济俗(濟俗)
救治世弊。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以聪明大智任经世济俗之器而修此事,乃可必得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进有攸往之利,退无濡尾之累,明哲以保身,宣化以济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説体则虚无之旨可涉入 老 庄 ,説明则儒在济俗,佛在治心,二者亦同归而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