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使唤(使喚)  拼音:shǐ huàn
1.差遣、任用。《西游记》第四四回:「你怎的不尊三宝,不敬佛法,不去看经拜忏,却怎么与道士佣工,作奴婢使唤?」《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我就在这一两年内要中,中了那里没有使唤处?」
2.称奴仆,奴婢。《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三出》:「奴家身畔,只有一使唤梅香在此,就教它整顿酒器。」也称为「使唤的」。
分類:使唤
《漢語大詞典》:使换
亦作“使唤”。
(1).叫人替自己做事。 清 李渔 《意中缘·毒诓》:“你若要服事我,只除非写一张卖契,待我把几两身价与你,纔好使换。”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小时候替田主看牛放羊,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甚至大几岁的孩子都听他使唤。”
(2).使用。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而他自己真正象俗话说的‘卖鞋的赤脚跑’,为了变卖成几个活钱使换,始终没舍得尝尝那苹果是甚味。” 袁静 《伏虎记》第三一回:“急得 小彩 冒汗,针也不听使唤,尽往手上扎。”
《国语辞典》:不听使唤(不听使唤)  拼音:bù tīng shǐ huàn
1.不服从指挥。如:「这个工厂作业员不听使唤,擅离职守。」
2.形容机器故障。如:「这部冷气机已不听使唤,送回原厂修理吧!」
《高级汉语词典》:使唤的
奴仆,仆婢
《國語辭典》:指使  拼音:zhǐ shǐ
出主意叫人动手去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刻却在我家!我家与他拿了去,就像是我家指使的。」
《漢語大詞典》:指呼
指挥;使唤。 宋 王禹偁 《青猿》诗:“小僕如猿狖,贫家备指呼。”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百万精兵听指呼,衣冠四世守全 吴 。”
《國語辭典》:使者  拼音:shǐ zhě
奉命出使的人。《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传》:「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
《國語辭典》:使令  拼音:shǐ lìng
1.使唤、差遣。《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
2.仆人、随从。《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國語辭典》:内侍(內侍)  拼音:nèi shì
1.在宫中侍奉,供使唤的人。《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赞曰》:「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2.职官名。隋唐时设内侍省,掌宫廷内部事务,大多任用宦官。自唐以后,专用于宦官,后世遂以内侍为宦官的专称。
《國語辭典》:侍者  拼音:shì zhě
1.陪侍左右,供差遣的人。《国语。鲁语上》:「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侍者曰:『若有殃焉在?』」唐。李朝威《柳毅传》:「或以尺书,寄托侍者。」
2.侍奉长老的僧徒。《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陈可常在长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董西厢》卷一:「添香侍者似风狂,执磬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阇黎神魂荡飏。」
《國語辭典》:伺候  拼音:sì hòu
侦候。《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侯览》:「览伺候遮截,章竟不上。」《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我目前听得你与丈夫官司,日逐在这里伺候。今日听得道休离了,你要投水做甚?」
《國語辭典》:走卒  拼音:zǒu zú
供人差遣奔走的奴仆。《汉书。卷六七。胡建传》:「贫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只说你自家一个人,顾了这头顾不得那头,好叫他添手垫脚的与你做个走卒。」
《國語辭典》:供应(供應)  拼音:gòng yìng
伺候、侍奉。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你在我衙门里供应多年,也算的个积年了,岂不知衙门法度?」
《漢語大詞典》:得使
(1).谓受教。庄子·人间世:“ 回 之未始得使,实自 回 也;得使之也,未始有 回 也;可谓虚乎?” 陈鼓应 注引 林希逸 曰:“得使,言得教诲。”
(2).得用,使唤。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 周三 那廝,又在我家得使,何不把他来招赘了?”
《国语辞典》:使数(使数)  拼音:shǐ shù
供使唤的随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只见丫鬟使数都厮觑,莫不我身边有甚事故?」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可又别无使数,难请街坊。」
《國語辭典》:便嬖  拼音:pián bì
会说谄媚的话而受宠信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