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回忆录(回憶錄)  拼音:huí yì lù
个人将所经历过的生活或历史事件,用自传的方式真实叙述。
《漢語大詞典》:归去来兮辞
辞赋篇名。东晋陶渊明作。写作者从彭泽县令任上辞官还乡途中的怡悦之情,以及想像中的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文字流畅优美,表达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回归自然的决心。
《國語辭典》:观察家(觀察家)  拼音:guān chá jiā
客观分析国内外政治现象的专家。
《漢語大詞典》:荷塘月色
散文。朱自清作。1927年发表。写作者执教的清华大学内荷塘的景色。描绘了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及其色、香,荷塘上的月光、月影,荷塘四周的杨柳及蝉声、蛙声,生动地再现了月夜荷塘的风致,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矛盾。作品采用比喻、烘托等手法,极富诗情画意。 【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作。1927年发表。写作者执教的清华大学内荷塘的景色。描绘了荷塘里的荷叶、荷花及其色、香,荷塘上的月光、月影,荷塘四周的杨柳及蝉声、蛙声,生动地再现了月夜荷塘的风致,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思想矛盾。作品采用比喻、烘托等手法,极富诗情画意。
《国语辞典》:号坎儿(号坎儿)  拼音:hào kǎn ér
标有号码的背心。为旧时从事抬轿、拉车、搬运等工作者所穿著。
《漢語大詞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國語辭典》:案语(案語)  拼音:àn yǔ
作者对作品的相关内容所做的说明、评论或考證等。也作「按语」。
《漢語大詞典》:奔马图
中国画。徐悲鸿作。纸本立轴。水墨。作者曾在抗日战争期间画过,建国后又重画。画面上一马曲蹄侧首、奋鬣扬尾,正抖擞精神向前驰骋。骏马矫健的形象象征着民族的振兴。
《國語辭典》:版权(版權)  拼音:bǎn quán
著作者或出版家,根据出版法所特别享有的权利,称为「版权」。
《國語辭典》:版权页(版權頁)  拼音:bǎn quán yè
书内记载有版权登记的一页,中文书多印在封底内页,西文书印在书名页反面。版权登记事项一般包括出版品的著作人、出版人、出版地、发行人、发行地、出版时间和出版次数等,并注明行政院新闻局登记字号。
《漢語大詞典》:单线联系(單綫聯繫)
秘密工作者之间的一种联络方式。即成员间只进行纵的个别联系。 周玉成 《奉士兵委员会的命令》:“当时这个组织非常秘密,互相之间只准单线联系。”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章:“在最艰苦危险的黑暗年代,党和他只能保持单线联系。”
《國語辭典》: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拼音:dà táng sān zàng qǔ jīng shī huà
书名。作者不详,分上中下三卷,十七章,为宋代话本。其内容叙述唐僧玄奘和孙行者等人往西天取经,克服困难,终事成而返东土。
《國語辭典》:代表作  拼音:dài biǎo zuò
足以代表艺术家最高造诣或艺术风格的创作作品。如:「史记是司马迁的代表作。」
《漢語大詞典》:东京梦华录
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漢語大詞典》:邓拓
(1912-1966)新闻工作者。原名子健,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曾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有《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