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比甲  拼音:bǐ jiǎ
背心。《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世祖后察必传》:「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金瓶梅》第三回:「上穿白夏布衫儿,桃红裙子蓝比甲,正在房里做衣服。见西门庆过来,便把头低了。」也作「马甲」。
《漢語大詞典》:褙褡
无袖的上衣。俗称背心。 清 袁枚 新齐谐·雷震蟆妖:“天花板内,忽有血水下滴。启板视之,见一死虾蟆,长三尺许,头戴騌缨帽,脚穿乌缎靴,身著元纱褙褡,宛如人形。”
分類:上衣背心
《國語辭典》:马甲(馬甲)  拼音:mǎ jiǎ
1.战马身上所披的甲衣。《新五代史。卷一○。汉高祖本纪》:「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
2.吴语。指背心。
3.江珧的别名。参见「江珧」条。
《漢語大詞典》:铁裲裆(鐵裲襠)
铁制的马甲。形似今之背心,前幅当胸,后幅当背。用作戎装。《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企喻歌》:“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襠。” 明 陈子龙 《寄密云赵匡谷》诗:“飇然一骑徧三协,归来未卸铁裲襠。”
《國語辭典》:背心  拼音:bèi xīn
无袖无领的上衣。《红楼梦》第三回:「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搯牙背心一个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也称为「背褡」、「背单」、「搭背」、「坎肩」。
《漢語大詞典》:咈心
违背心意。旧唐书·马燧传:“求贤惟广,辩理惟精,逆耳咈心,必嘉乃诚。”
《漢語大詞典》:背褡
背心,马甲。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 明 汤显祖 《邯郸记·望幸》:“那一位察院爷有情,有情,赏我背褡一个,与我承差一名。”《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四钱八分银买了一疋平机白布,做了一件主腰,一件背褡。” 茅盾 《虹》十:“旗袍从她胸前敞开着,白色薄绸的背褡裹住她的丰满的胸脯。”
分類:背心马甲
《漢語大詞典》:衬褡(襯褡)
亦作“ 衬搭 ”。
(1).指背心、背搭之类贴身内衣。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妆台》:“你把鸳鸯衬褡儿翦裁,指领上绣鍼凭在。”
(2).引申为陪伴,搭当。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一折:“常言的出外不如家,既没个侣伴们共温存,更少个僮僕儿相衬搭。”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一折:“自古 朱 陈 总一家,藕叶抱荷花,比别树枝条赢些亲衬搭。”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议允》:“得你半口甜茶,却为甚俊洒多才,尚没个衬褡人家。”
《漢語大詞典》:诡志(詭志)
违背心愿。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求安之士,乃诡志以从俗。” 戴明扬 注:“《淮南子·主术训》:‘诡自然之性。’注:‘诡,违也。’”
《國語辭典》:绰子(綽子)  拼音:chuò zi
1.背心。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旗旐采章部。半臂》:「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士人竞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护。」
2.金代许嫁的妇女所穿的套衣。《金史。卷四三。舆服志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馀。」
分類:背心妇女
《國語辭典》:救生衣  拼音:jiù shēng yī
飞机或轮船上,为防意外危险而准备的救生衣著。一般为吹气式的背心,用泡沫塑胶、软木等轻质材料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的浮力,支撑落水者头部露出水面。
《漢語大詞典》:皂褙
亦作“皁褙”。 黑色背心。《宣和遗事》前集:“将龙衣卸却,把一领皁褙穿著,上面著一领紫道服。”
分類:黑色背心
《漢語大詞典》:羞袒
古时汗衣的别名,即贴身背心。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谓之泽,受汗泽也。或曰鄙袒,或曰羞袒。作之,用六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於袒而衣此耳。”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即今贴身小背心。”
分類:贴身背心
《国语辞典》:一字肩背心  拼音:yī zì jiān bèi xīn
一种上面横排有十三个钮扣的背心,俗称为「十三太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那身衣服,是一件嫩蓝竹布长衫,二蓝宁绸一字肩的背心。」也称为「一字襟坎肩儿」。
《国语辞典》:巴图鲁坎肩(巴图鲁坎肩)  拼音:bā tú lǔ kǎn jiān
巴图鲁,勇敢、勇士,译自满洲语。巴图鲁坎肩指一种很多钮扣的背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又束好带子,穿上一件巴图鲁坎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