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作为(作為)  拼音:zuò wéi
1.行为与举动。《文明小史》第一回:「一府之内,以我为表率,总要有些作为,方得趁此表现。」
2.当作。如:「此事作为罢论。」
《漢語大詞典》:作为(作爲)
作假,实行欺骗。为,同“ 伪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郑玄 注:“作为,为诈伪。”汉书·五行志上:“作为姦诈,以伤民财。” 汉 徐干 中论·谴交:“詎敢淫心舍力,作为非务,以害休功者乎?”
《国语辞典》:有作为(有作为)  拼音:yǒu zuò wéi
有能力、才干可以开创事业。《红楼梦》第二回:「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
《国语辞典》:不作为(不作为)  拼音:bù zuò wéi
法律上称消极行为之一,凡应为而不为,或应不为者即不为等,均称「不作为」。例如医生开割后,不为人敷药包扎,得科以不作为之罪。又如他人财物,遗失在地,不为窃取等举动,是为合法之不作为。
《國語辭典》:无所作为(無所作為)  拼音:wú suǒ zuò wéi
没有做出成绩、没有成就。《朱子语类。卷二五。论语。八佾篇》:「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国语辞典》:不作为违警(不作为违警)  拼音:bù zuò wéi wéi jǐng
行为人以一定之不作为为违警行为之内容者谓之。有因单纯违反规定之作为义务而违警者,亦有以不作为为手段而违警者。
《国语辞典》:有所作为(有所作为)  拼音:yǒu suǒ zuò wéi
有贡献、成就。如:「他期许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所作为。」
《国语辞典》:作为犯(作为犯)  拼音:zuò wéi fàn
指行为人以积极的作为而成立的犯罪。
《国语辞典》:不作为犯(不作为犯)  拼音:bù zuò wéi fàn
在法律上有作为义务的人,因不作为的方式而触犯刑法者,称为「不作为犯」。也称为「不行犯」。
《國語辭典》:大有作为(大有作為)  拼音:dà yǒu zuò wéi
能充分发挥才干,有大成就与贡献。《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宋。朱熹。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