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伪经(偽經)  拼音:wèi jīng
1.今文学家称古文经传为伪作,康有为遂以伪经称之,而著新学伪经考一书。
2.中国人伪造的佛经。伪造佛经始于晋代,道安作疑经录以辨之,其后历代众经目录遂多伪经一门。
《漢語大詞典》:无量塔(無量塔)
佛教语。指 阿育王 塔。佛经说 阿育王 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曾为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布于各地,以推广佛教。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国王﹞遣使奉表曰:‘……教化已周,入於涅槃,舍利流布,起无量塔。’”参阅魏书·释老志经律异相卷六。
《国语辞典》:下地狱(下地狱)  拼音:xià dì yù
佛经中描述行恶的人死后会投生地狱,受无限苦难,因此常以下地狱作为责备为恶者将受极端的苦难。《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割舌头下地狱?』」《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德夫人却万不会下地狱,只是一言奉劝,不要被富贵拴住了腿要紧!」
《漢語大詞典》:高梵
高诵佛经之声。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高梵宛转,寧止震木遏云;清桴遥奕,非直腾鱼御马。”
分類:佛经
《漢語大詞典》:蓝婆(藍婆)
佛经中恶鬼的名称。《法华经·陀罗尼品》:“尔时有罗刹女等,一名蓝婆,二名毘蓝婆……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是十罗刹女。”
分類:佛经恶鬼
《漢語大詞典》:译经使(譯經使)
宋 代官名。掌翻译佛经。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 天禧 五年十一月丁丑,以宰臣 丁谓 、 王钦若 为译经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前一月,译经使、润文官又集,以进新经。”
《漢語大詞典》:印经院(印經院)
印造佛经的机构。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印经院:“ 太平兴国 八年,置印经院。 神宗 熙寧 末,废其院,以所印板赐 显圣寺 。”
分類:佛经机构
《漢語大詞典》:贝字(貝字)
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齐天极地,为初终兮;金文贝字,搆重重兮。” 清 方履篯 《重刊〈法苑珠林〉序》:“至於辩意长者,成贝字之篇;善思童子,效琅函之誥。”
分類:佛经
《漢語大詞典》:贝筵(貝筵)
指宣讲佛经经义的讲席。 元 白珽 《同陈太博诸公登六和塔》诗:“开殿生妙香,金碧森贝筵。”
《國語辭典》:吃十方  拼音:chī shí fāng
佛经称八方上下为十方。出家人在各处化缘及靠信徒布施维生,称为「吃十方」。《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只说做和尚的吃十方,看这人倒是要吃廿四方的,莫要理他。」也作「吃八方」。
《漢語大詞典》:汉经厂(漢經廠)
明 代内府印经机构之一。专印汉文佛经,区别于印制少数民族语文如藏文、蒙文佛经的番经厂。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皇城内旧设 汉 经厂内臣若干员,每遇收选官人,则拨数十人,习念释氏经懺。” 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第三章第二节:“ 明 代司礼监专设的印刷经卷的机构称经场,有 汉 经厂、番经厂、道经厂。”
《漢語大詞典》:梵部
佛经的部类。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梵部经十二,玄书字五千。”
分類:佛经部类
《漢語大詞典》:传法院(傳法院)
宋 代翻译佛经的机构。 太平兴国 五年于 太平兴国寺 大殿西建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宋会要辑稿·道释·传法院》
《漢語大詞典》:三时殿(三時殿)
佛经中称 净饭王 为太子筑暖殿以拟隆冬,凉殿以拟夏暑,中殿以拟春秋,合称“三时殿”。见佛本行集经·捔术争婚品。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序》:“製三时之殿,耸四柱之臺。虽 汉后 望神之宫, 轩辕 待仙之观,曾何足拟。”
《漢語大詞典》:忍辱草
佛经中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则成醍醐。见《涅槃经》卷二七引《师子吼菩萨》。亦省作“ 忍草 ”。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