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绝脰
断颈。史记·田单列传:“﹝ 王蠋 ﹞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絶脰而死。” 司马贞 索隐引 何休 曰:“脰,颈, 齐 语也。”西京杂记卷三:“ 广陵王 胥 有勇力,常於别囿学格熊,后遂能空手搏之,莫不絶脰。” 金 元好问 《哀武子告》诗:“旧説布衣甘絶脰,今传史笔记归元。” 李大钊 《大哀篇》:“昭揭真理之帜,以号召儔类,言之者瘏口嘵音,行之者断头絶脰。”
分類:何休
《漢語大詞典》:祭土
祭祀土地神,祭祀社神。《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何休 注:“土谓社也。”
《國語辭典》:推刃  拼音:tuī rèn
持刀杀人。语出《公羊传。定公四年》:「父受诛,子复雠,推刃之道也。」后比喻复仇。《三国志。卷七。魏书。臧洪传》:「惜洪力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
《漢語大詞典》:文乐(文樂)
雅乐。《公羊传·隐公五年》“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汉 何休 注:“不言六佾者,言佾则干舞在其中,明妇人无武事,独奏文乐。”太平广记卷六三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食讫,命酒,召文乐洽奏,鏗鏘万变。”
分類:雅乐何休
《漢語大詞典》:约勒(約勒)
犹约束。《公羊传·宣公六年》“然而宫中甲鼓而起” 汉 何休 注:“约勒闻鼓声当起杀 盾 。”南史·孝义传·张进之:“时劫掠充斥,每入村抄暴。至 进之 门,輒相约勒不得侵犯,其信义所感如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窃以常年主司亲属尽得就试,某敕下后,榜示南院,外内亲族具有约勒,并请不下文书,敛怨之语,日已盈庭。”
分類:约束何休
《漢語大詞典》:手剑(手劍)
(1).持剑。《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仇牧 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 何休 注:“手剑,持技剑叱駡之。”汉书·曹竟传:“ 竟 不受侯爵。会 赤眉 入 长安 ,欲降 竟 , 竟 手剑格死。”后汉书·种暠传:“ 暠 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係。今常侍来无詔信,何以知非姦邪?今日有死而已。’”
(2).击剑。 唐 段成式 《剑侠传·老人化猿》:“ 越王 问 范蠡 手剑之术。 蠡 曰:‘臣闻 赵 有处女,国人称之,愿王问之。’於是王乃请女…… 袁公 问女曰:‘闻女善为剑,愿得一观之。’”
《漢語大詞典》:卒暴
急促;紧迫。《公羊传·襄公二十五年》“入 巢 之门而卒也” 汉 何休 注:“ 吴子 欲伐 楚 ,过 巢 不假涂,卒暴入 巢 门。”《汉书·师丹传》:“詔书比下,变动政事,卒暴无渐。” 唐 杜甫 《雨》诗:“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
《漢語大詞典》:高寝(高寢)
(1).古代最初受封君王的寝宫。春秋·定公十五年:“壬申,公薨于高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路寝者何?正寝也” 汉 何休 注:“天子诸侯皆有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父居高寝;子居路寝;孙从王父母,妻从夫寝;夫人居小寝。” 汉 刘向 说苑·修文:“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也……继体君世世不可居高祖之寝,故有高寝。”
(2).高祖的陵寝。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何自筑复道 高寝 ,衣冠月出游 高庙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 高寝 ,虔奉 武园 ?”陈书·废帝纪:“未亡人不幸属此殷忧,不有崇替,容危社稷,何以拜祠 高寝 ,归附 武园 ?”
《漢語大詞典》:专执(專執)
(1).擅自捕人。《公羊传·定公元年》:“大夫之义,不得专执也。” 何休 注:“大夫不得专相执,辟诸侯也。”
(2).犹固执。南齐书·萧坦之传:“﹝ 萧坦之 ﹞刚佷专执,羣小畏而憎之。” 清 龙启瑞 《春秋王不称天辨》:“捨明明可据之传,而倡为异説,是欲专执己见,而不顾削足而适屨也。”
《漢語大詞典》:精猛
(1).精锐勇猛。《公羊传·僖公二十六年》“公追 齐 师,至 巂 ,弗及” 汉 何休 注:“言 齐 人畏公士卒精猛,引师而去之。”
(2).专心致力。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津液满口,即低头嚥下,以气送下丹田中,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中。”
《漢語大詞典》:三阙(三闕)
指 汉 何休 评论左传《公羊》《穀梁》三书得失的著作。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何休 ﹞作《左氏膏肓》《公羊废疾》《穀梁墨守》,谓之‘三闕’。”后汉书·何休传《公羊墨守》《穀梁废疾》拾遗记误。
《國語辭典》:諓諓  拼音:jiàn jiàn
巧言善辩的样子。《国语。越语下》:「余虽腼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
《國語辭典》:渴葬  拼音:kě zàng
古礼称死者停灵之期未满而急葬的情况为「渴葬」。《公羊传。隐公三年》:「不及时而日,渴葬也。」
《漢語大詞典》:详录(詳録)
详尽记载。《公羊传·成公八年》“録 伯姬 也” 汉 何休 注:“ 伯姬 守节,逮火而死,贤,故详録其礼,所以殊於众女。”汉书·东方朔传赞:“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 朔 ,故详録焉。”旧唐书·职官志二:“其十五日详録典正,辞理兼举,为文史之最。”
《國語辭典》:邾娄(邾婁)  拼音:zhū lóu
国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稍南。即春秋时邾国,战国时改称邹。